第一观察 | 习近平福建行,第一站为何看山?
2021-03-23 15:44:02 来源:新华视点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福建多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2019年的数据显示,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对八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在这里,他主导和推动了福建的生态省建设,这里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萌发地。 1989年2月16日出席宁德地区林业工作会议 2016年6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福建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 山多地少的福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相得益彰,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进行了深入思考。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调研。站在村口,望着眼前的山水,他语重心长地叮嘱,“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此次考察武夷山,总书记来到了一个生态茶园,考察茶产业发展情况。 山,有产业发展的大文章。 去年在秦岭,总书记考察了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还来到秦岭深处的金米村,点赞“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在大别山区的河南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了解当地通过发展油茶种植加工产业,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情况。 在宁夏考察时,来到贺兰山下的葡萄园,了解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这些年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中,我们就可以读出这篇“大文章”的内涵。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