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习近平福建行,第一站为何看山?
2021-03-23 15:44:02 来源:新华视点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全国两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来到福建。第一站,武夷山。 正值“十四五”规划纲要通过实施,“十四五”全面开启。总书记地方考察首站看山,其中有什么深意? “生态安全屏障” 此次考察的武夷山,绵延千里,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生态综合价值可见一斑。 对山,总书记十分关注。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还记得两会期间,总书记提到的山吧? 在内蒙古代表团,总书记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在青海代表团,一名来自门源县的代表,向总书记展示了两张“萌猫照”,再次引发总书记对祁连山的关注。“我看你是门源县的,在祁连山南麓,翻过山就是甘肃的武威了。” 这些年,总书记赴地方考察,看山是一项重要安排。 2019年8月,在甘肃考察,来到祁连山北麓,远眺巍巍祁连,实地了解生态恢复保护情况。2017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曾经掀起“史上最严”的问责风暴。去年被严查的青海木里矿区非法采煤事件,也再次警示祁连山生态保护仍任重道远。 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总书记第一站也是先看山,直接深入秦岭,了解生态保护情况。秦岭北麓西安境内曾发生违建别墅事件,总书记4年间作出6次重要批示指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在陕西考察时,总书记告诫当地干部:“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生林草,山是水之源,山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总书记关于生态系统治理的考量中,山的分量很重。 “山水林田湖草沙”——在这个治理体系中,总书记将其放在第一位。 “生态安全屏障”——总书记也常用这个词,形容山涵养保护生态的作用。 两会期间,总书记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进入新时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的认识也要不断发展深化,我们就是要有生态的认识,要有全局的意识。” “十四五”开局,高质量发展是主题,“三新”是主线,无论是主题主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都是题中应有之意,美丽中国必须青山常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