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福建(九):“习近平同志有思想、有胸怀、有魄力”
2020-07-03 09:54:10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001年2月,双方又作了一次高层接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月30日,戴-克商用车部副总裁斯加诺特(Scharnhlrst)先生来闽洽谈,闽台德三方合作进入预可行性研究阶段。5月30日,戴-克集团派出该合作案最高负责人、商用车部总裁卢贝克(Rolf Barke)博士来到福建,就未来各方合作股比、派驻合资公司职位等两大关键问题进行最后商谈。 2001年5月31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和我一起会见了戴-克集团商用车部总裁卢贝克博士一行,热诚欢迎戴-克嘉宾到访,同时欢迎他们到福建投资合作,有力推动戴-克集团与福汽集团东南汽车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谈成合作并不容易。戴-克集团想控股至少50%,而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整车企业的中方股比必须不低于50%,台湾中华汽车又不想缺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三方商定最终合作方案为:戴-克与台湾中华汽车在香港合资成立一家名为“戴姆勒轻型车香港有限公司”的企业,而后以此为主体,与福汽集团合资成立新的中外合资整车企业。戴-克集团来闽投资,为福建汽车工业发展和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习近平同志对福汽集团给予极大支持。2002年6月13日,他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东南汽车加快发展的关键问题,还重点研究与戴-克合作生产商用车等福建汽车“十五”期间重点发展项目,对下一步推进项目报批工作进行了部署。习近平同志要求,福汽集团抓紧编制与戴-克合作的商用车项目建议书,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和论证工作,条件成熟时上报国家计委审批。 2010年9月4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回福建视察,专门抽出时间到福建奔驰视察。他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福建奔驰展示厅、总装车间,详细了解了企业股东方构成、年产销量、产品研发等情况,充分肯定了奔驰的产品质量,对福建奔驰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表示肯定。他强调,要加强自主研发的力量投入,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他还与车间一线青年工人亲切握手,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希望他们学好技术,好好工作。 习近平同志深情回忆道,当年选择在青口建设汽车城,他亲自参与了,很高兴看到青口汽车城发展起来了。他还向福建奔驰来自戴姆勒集团的副总介绍说,福建奔驰这个项目就是他任省长时确定下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对福建奔驰项目和福建汽车产业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采访组:请您讲讲习近平同志任省长期间,福建石油化工发展的情况。 贾锡太:当时福建的炼油工业水平比较低。福建没有石油,没有天然气,炼油技术也不行,和中石化合资建设的年产250万吨炼油厂,根本满足不了全省每年1000多万吨的油耗,这是一个很大的短板。习近平同志说,一定要关注能源建设,因为能源是工业的基础,是工业的“粮食”。他深入到福建炼油厂考察,看看产能瓶颈、技术瓶颈到底在哪里。他还带队到北京去找有关部委和中国石化总公司,请他们给福建的石化工业一些帮助和支持,帮助福建炼油厂提升档次。 当时美国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沙特的阿美公司也在习近平同志的视野之内,他就派我到美国去考察。我看了他们的炼油厂,非常先进,全部自动化,厂区之内几乎看不到工人,这和我们的小炼油厂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小厂里面好几千名工人,光工资就把利润全部吃掉了,所以炼油成本很高。回国以后,习近平同志和我们进行研究,除了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因素外,我们分析埃克森美孚是美国举足轻重的企业,如果能引入福建,对台海形势也会有正面影响。沙特是产油大国,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合作潜力也十分巨大。因此我们决定开始运作合资企业项目。但我们把方案报给中央有关部门之后,迟迟没批下来。习近平同志坚持不懈到北京去找有关部门和领导谈这个事情,反复强调现在是既有市场需要,又具备条件,希望能把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引进来。当时批项目确实很不容易。在习近平同志锲而不舍努力下,有关部门研究了这个方案,终于在2002年9月把这个项目批了下来。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