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福建(九):“习近平同志有思想、有胸怀、有魄力”
2020-07-03 09:54:10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我认真听着,习近平同志接下来开始谈福建工业的情况。因为我之前在青海就是管工业的,虽然到福建还没宣布具体分工,但我估计还是分管工业。习近平同志大体向我介绍了福建省的工业情况:“福建省的工业体系比较完整,门类也比较齐全,但基础工业比较薄弱。能源缺乏,没有石油,煤炭探明储量仅10亿吨,年产量仅300多万吨,不能满足本省需求。福建省的工业这些年虽然有所增长,但是还不能说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现在还处在上升爬坡阶段。”介绍完基本情况后,习近平同志又说:“青海、福建两地的差距这么大,希望尽快适应啊!”我说:“近平同志,我尽我的全力吧,相信很快就能适应的!” 最后,我表示要在习近平同志领导下努力工作,向他学习,向老同志们学习,尽快适应福建的情况。习近平同志也很高兴,他说:“这样吧,你先休息一下,然后多到各地走一走。你是从外地来的,跨度大,青海很冷、很干燥,福建很热、很潮湿,你还需要适应一下环境。如果有什么不舒服,你随时提出来,我们随时做一些安排,你一定不要客气,福建的同志们都很热情,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听了这番话,我心里暖暖的。初次和习近平同志见面,他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来之前,我还是有点儿忐忑的,但在这次见面之后,我感到他确实非常亲切。虽然这是初次见面,但是习近平同志待我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没有什么隔阂,一点儿也没有架子,也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言谈举止那么朴实、亲切、稳重、诚恳,给我印象特别深。 很快,省政府分工就安排下来了,我分管工业、能源、交通、安全等工作。习近平同志找我谈话说,你刚来,大家都会给你介绍情况的,但是我建议你还是要到第一线去了解第一手材料。因为时间有限,你最初的调研可能只是对情况建立一个感性认识,然后逐步深入调研,才能了解得更透彻,继而提出你的建议,我们大家再一起共同研究决定。我到福建的第一个月,基本上都是在做调研。听了习近平同志的谈话,我很受启发,对接下来的工作也更有信心了。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对福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给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贾锡太:习近平同志考虑问题思路很宽,站位也很高。他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从来不是想当然,更不会拍拍脑袋就作决定,因为一个方面的举措往往会牵扯到另外一个方面,一个事情解决了,有可能会对另外一件事情形成冲击。所以,习近平同志制定战略和作出决定,都会充分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未雨绸缪,做好善后,把可能的冲击化解到最小。 习近平同志主持福建省政府工作期间,把各项改革都抓得很紧,的确很有战略眼光,很有思想,很有谋略,考虑事情很周到。今天我们总在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早在本世纪初期,习近平同志就对我们工业战线的同志们强调,要注意调整思路,帮助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今天民营企业的地位空前提高了,但事实上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时候就已经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来一定要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福建民营企业的起步虽然很好,但当时遇到一些瓶颈,跟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相比民营经济显得滞后了。习近平同志就亲自带着各个相关部门的领导去考察,针对当时民营经济遇到的问题,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总结各地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习近平同志之所以一直很有想法,很有创新精神,就是因为他始终注重深入实际,贴近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熟悉情况。他懂老百姓的心,喜欢和老百姓聊天,老百姓在他跟前有啥说啥,可以随便聊天,这个很不简单。其实,老百姓的话很直率,往往一语中的,对我们工作是很有启发的。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