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二代”:创造于泥火之间
2018-05-24 10:37: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吴继兴、吴继旺两兄弟在一起创作。 许杰正接过父亲手中的柴火,准备给龙窑添柴。 东南网5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周心婷 王柳珍 文/图)提起建盏,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黄美金、许家有和蔡炳盛等老艺人的形象。烧制建盏,如此古老、神秘,似乎与年轻人没多大关系。 然而,这个古老的行业如今正焕发新的生机。在中国建窑建盏之都——建阳,有这样一批“盏二代”,在其父辈的影响下,他们箕引裘随,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逐渐成长为行业中坚力量。本期《助创》关注“盏二代”们用青春演绎的传承与创新故事。 怀揣技艺,点亮传承之火 37岁的黄文勇出生于陶瓷世家,少年时期,他跟着父亲黄美金学陶艺。19岁时,他已能独立完成全套拉坯、上釉等制作工艺。2008年,为传承建窑建盏技艺,在父亲的带领下,他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在水吉窑址研究建盏、龙窑的烧制技术。通过对古瓷片的研究,经过上千次的烧成试验,黄文勇独立开发出兔毫、银油滴等产品。 作为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说:“非遗传承的并不只是过去的历史,而是延续至今的文化积淀,作为新一代传承人,让建盏重放光彩,责无旁贷。” 烧制出精美的建盏,不仅需要成熟的烧制技艺,更需要的是耐心。曾经,黄文勇整整一年都没能烧制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据他回忆,那一年清理的烧盏残余垃圾,装满了百余个大编织袋,保险柜里用于记录失败的笔记本有厚厚六十余本。虽然研制过程问题重重,但他毫不气馁,只为忠于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坚守。 毅然决然地守护着这方泥土,为建盏传承事业发光发热的不只是黄文勇。 在水吉镇的蔡氏建盏研究所里,出生于1984年和1986年的蔡威、蔡杰两兄弟,从孩童时期就常看见父亲蔡炳盛坐在拉坯机旁扶泥拉坯,烧制建盏。兄弟俩闲时常帮着父亲洗洗泥巴,打打下手。久而久之,逐渐对建盏萌生了浓厚的兴趣。完成大学学业后,蔡威和蔡杰毅然回乡“拜父为师”,并暗自下定决心要将这老一辈的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十年寒来暑往,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蔡家两兄弟掌握了烧盏的全套工序。两兄弟都获评了“南平市中级陶瓷工艺美术师”职称,在全国各大博览会作品评比中屡获佳誉。有了两兄弟的帮助,蔡氏研究所的建盏销量节节走高,年产量增加了70%。每谈及兄弟俩,蔡炳盛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现在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建盏烧制也后继有人了。”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