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红色经典:将青春融入时代的洪流
2021-03-22 17:09:3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我还清晰地记得《青春之歌》中林道静最初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时,如饥似渴地阅读 《怎样研究新兴社会科学》《母亲》等书籍的场景。被革命的火光照耀,被理想的灯塔引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青春总是天然地和理想联系在一起。很多年前,作家徐迟跟我说过:你去读一读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吧,那简直就像诗一样啊!后来我去读的时候,发现他说得一点也不夸张,那就是诗,充满诗的激情和感染力,充满理想的光辉。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青春之歌》的意义,既在于它以文学的方式把一个时代概括了出来,把一个时代的精神提炼了出来,做到生动地保存历史、再现历史;同时还在于,它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时代风云人物形象,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成为几代青年人学习的对象,到现在还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不仅仅是《青春之歌》,像《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等当时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都成功塑造出让人过目不忘的经典形象,半个多世纪之后再看,还觉得有力量、有感染力。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以梁斌、杨沫为代表的老一辈作家,虽然面对这样那样的现实困难,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充满热情,甚至是超负荷地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文学贡献,记录下时代前行的印迹。 今天,我们的时代肯定不乏英雄。脱贫攻坚、探月工程、载人航天,这么多壮举的背后怎么会没有英雄、没有理想、没有生死相许的信念?扶贫英模、科技标兵、创业先锋,这里面怎么会没有青春的身影和奋斗的旋律?如果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之歌,那么今天的青春之歌还有待更多的书写谱就。 青春如歌似诗,最有激情,也最有创造力。宝贵的青春不应该碌碌无为,而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要向着壮丽的未来而进步,要竭尽全力地为社会做贡献。一个人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追求,会深深影响同行者甚至后来者。《青春之歌》中,江华这样评价林道静:“无论谁挨着你都会被你这种热情所感动。”这份融入时代洪流的热情,这份追求理想和光明的热情,注定会感动一代又一代人。(作者:谢冕 记者胡妍妍采访整理)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