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校园,传统非遗活起来
2021-03-16 15:18:2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探新路,文体融合 不过,在校园内,传统武术大都以课外互动和课间操等形式存在。“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传承,只是一个文化活动。”福州市格致中学高级教师方传杰说。 方传杰认为,传统武术走进校园就要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首先,进入校园是需要教案的,是需要你有教学法的,靠的可不是跟师父学的那些功夫;同时,教师资格证也是一个问题;当然最后还是要摸索内容上如何统一、编排如何更加合理化,这也是传统武术走进校园的基本功”。 省特级教师、福州一中教务处原副主任林志强对于传统武术走进校园的理解是,不能仅仅只有武术的技艺,还要有武术文化的跟进,“只有技艺与文化的结合,才能让武术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才能真正地深入地长久地发扬光大”。 毫无疑问,把优秀的文化提炼出来,成为走进校园的基础,已经成为大部分传统武术人的共识。福建师范大学体科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刘祖辉期待传统武术界能有一场自我革新,“其实我们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无非就这三个问题。把最优秀的东西、最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一定要以兴趣为基准,解决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的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我们学生能从武术选修课中得到什么?比如说身体素质有怎样的提升?学习了哪些传统的武术文化?这就需要我们的武术家们编写一套精美的武术教材。当然这样的教材最好还能突出地方的传统文化,毕竟越是地方的就越有特色。”林志强说。 看未来,大有可为 对于传统武术走进校园的未来,翁治兴认为,应该把问题切入到阵地上。 “包括广播操、课外互动这样的活动都是边缘化的。要做到活态的传承和推广,只有占领课堂,各级学校课堂,尤其是高校课堂这样的主阵地。”翁治兴说,现在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道路,优秀的非遗就是中国特色,“当然,这是一个攻坚的工程,困难现在有以后照样还有,但是一定要走出进入课堂的第一步”。 刘祖辉则把目光投向了日渐火热的体育中考和高考,期待考试的指挥棒能为武术走进校园提供强大的动力,“要解决武术进校园的问题,就要解决顶层设计的问题。要把武术列入高考或者中考的内容,所有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刘祖辉建议:“首先要做好一校一拳的品牌,先以这种品牌效应以点带面,推动教育部门把武术进校园形成一定的规模。其次要建立科学化的标准尺度,其实这是最难做的一个事情。如何制定科学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这是我认为应该紧锣密鼓,马上去做的事情。一旦突破了,我相信大有可为。” 其实,在政策面上,武术走进校园的春风也不断吹来。 方传杰表示,在去年出台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这说明,只要传统武术俱乐部具备了资质,就有条件进一步推动传统武术走进各级学校”。 方传杰说,这是一个信号,说明武术的春天到来了。(肖榕)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