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校园,传统非遗活起来
2021-03-16 15:18:2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如今各种“进校园”的活动层出不穷,许多运动项目都希望占领年轻人市场,把未来放在青少年身上。11日晚,一场“武术进校园”交流推进会在福州举行。 本次推进会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武术委员会、福州闽都武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省市武术主管单位、各有关县区武术协会负责人、高校教授、各级武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50余人参加。 作为推进会的主要召集人之一,省武术协会副会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武术委员会会长胡成武表示,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学是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关键、最基础的启蒙地,“武术进校园”应当被推向前台。 进校园,不缺底气 推动传统武术走进校园,福州武术人并不缺少底气。 “福建是武术大省,官方统计,全省有超过30种的传统武术拳种,而福州共有28种传统武术拳种,这是我们一个底气。”闽江学院公共体育部原副主任翁治兴表示。 的确,近年来,福州传统武术人不断叩开各级学校的大门,让非遗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据钱塘小学屏北分校武术教练林颖介绍,该校从2003年建校以来,传统武术拳种——自然门就走进了校园,成为创建武术特色校的一个平台,每班每周安排一节武术课程。 林颖说:“作为一门课程,一定要以教材作为依托,为此我编写了《武之韵》,其内容不仅有传承自然门武术之德的拳术器械,以及人人易学会练的武术操,也有弘扬中华灿烂文化的内容,还有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的内容。” 在省詠春拳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国文看来,传统武术进校园既能够传承好非遗文化,同时也能够为培训机构输入新鲜的血液,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为整个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一个目的是扩大传统武术的品牌影响力,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校园的传承,能够为传统武术培训机构提供优质的生源”。 据王国文介绍,詠春拳从2015年开始作为钱塘小学的一个特色传统非遗项目,在6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进校园阶梯式布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