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文学修养
2021-01-06 11:17:48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刘备主要是一个政治人物,有较高的管理和军事才能。他有文学修养吗?我们不妨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来看看作为文学形象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在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中,蔡瑁为了嫁祸刘备,冒充刘备于馆舍的壁上题写了一首反诗,刘表看到诗开始是勃然大怒,后来走了几步,就猛然醒悟,因为写诗与刘备平时的性情不符:“吾与玄德相处许多时,不曾见他作诗。此必外人离间之计也。” 从《三国演义》来看,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备从不写诗,没有表现出文学方面的爱好。《三国演义》第一回就交代得清楚,刘备“不甚好读书”,“家贫,贩履织席为业”,他唯一的小爱好就是编织,看到适合编织的毛料布料会技痒。一天,有人将牦牛尾送给了刘备,刘备拿起来就细心编到帽子上,而不是简单地一系了之。诸葛亮看到了,义正辞严地说:“您不再有远大的志向了吗?做这些事就行了吗?”刘备非常尴尬,把帽子往地上一扔,自我解嘲道:“我只是借此不去想烦心事而已。”(第三十九回) 正史《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也记载了此事,而且多了一句概述的话:“(刘)备性好结毦”,刘备生性喜欢用鸟羽、兽毛编织饰物,只是被诸葛亮批评后就再也不干这等事了。 除了爱编织、不写诗,刘备还是能写点应用文的。《三国演义》中至少有三篇刘备的文章,其中书信两封,遗嘱一份,属于应用文范畴。 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写道,在战乱中,刘备关羽这一对结拜兄弟失散了,刘备在袁绍军中,关羽则在曹操同意了三件事后归附了曹操,相当于“有条件投降”。 这时,刘备出于对关羽的误会,也是为了激将关羽,写了一封致关羽的信托人带给他,刘备的信是这样写的: “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备愿献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可谓言简意赅,理直气壮,声调铿锵,一句话回顾桃园结义事,一句话质问关羽为何违背誓约,最后两句是反激关羽,表示:“你既然这样不讲信义,我干脆死给你看,成全你的荣华富贵。”这可以看出刘备投石问路的策略和对关羽的心理战,但看不出他有文学才华。辞足达意,文通句顺而已。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