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答卷
2020-12-17 09:28:28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答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福建三明践行记 三明市城区景观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圣地,这是一片孕育生机与活力的改革沃土,这是一方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美丽家园。 这里是三明——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在此发芽开花,三明医改成为全国引领典型,林业改革先行一步,沙县小吃走向全国…… 为什么是三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为三明改革发展指引方向、明确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通过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关注三明发展,牵挂着三明人民。 三明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前进道路上不断书写更加优异的答卷,树立起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地方样本。 老区何以焕发新貌? ——以久久为功、坚如磐石的信念,一代接着一代干,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不断开辟出发展新境界 闽中山谷迎来了“中国硅谷”。 12月6日,处在创新前沿的中关村科技园在福建老区三明市落地,44家企业签约入园,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新”与“老”在这里交汇—— 因开展三线建设而后设市的三明,如今正抢抓机遇迈向高质量发展。今天的三明,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形成了11个门类、37个行业的工业体系,石墨烯、稀土、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人口不到300万的三明市,地处武夷山南麓、闽江源头,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昔日发展基础薄弱。这里也曾是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曾有3.7万三明人参加红军。 怀着对老区的深情,习近平同志十分关心三明。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他走遍了三明的12个县(市、区),到过62个乡镇和村。 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山坳里这座小村庄留下了习近平同志的深深足迹。 1999年7月7日,酷暑难耐。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坐了近2个小时的车,一路颠簸来到村里调研,看望村里当年的老游击队员黄炳茂,并在村里深入座谈。 当时的岭下村1000多口人只有1400多亩地,全村只有一部手摇电话机,村民吃水要去河里挑。 “临别上车前他握着我的手,仔细叮嘱。”时任村支书黄建华清晰记得当年一幕。 习近平同志嘱咐说:“村支书是党最基层的干部。我也当过村支书,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不容易。村支书要时刻考虑村民的利益,要抓好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困难,找上级党委支持和协助。” 这次调研后,习近平同志专门召开了调研老区工作汇报会,提出“三个不要忘记”——不要忘记老区,应该积极发展老区建设;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断改善他们的文化经济生活;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发挥他们的余热,关心他们的生活。 殷殷关切,化作奋进的力量。 “如果能够再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我一定向他报告,老区人民没有辜负他的嘱托。”说到这里,黄建华不自觉地挺直身体,“我想告诉总书记,村里这20多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9年底,岭下村全村安装了低压线路,用上了稳定的电。第二年5月,村里有了自来水。又过了一年,村里通了水泥路。 办起红军食堂,设立初心公园,发展红色旅游,如今山清水秀的岭下村,迎来八方客人。全村人均年收入从1999年的1000元增加到去年的1.7万元,15户贫困户已脱贫。 岁月流转,一脉相承。 20多年来,三明市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和三明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和期望,传承红色基因,深深扎根老区,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茬压着一茬推进,老区面貌变化日新月异——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三明国内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172.6亿元增至2019年的2601.6亿元,年均增长10.8%,2019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农村居民收入由1996年的2425元增长到2019年的18312元,城镇居民收入由1996年的6250元增长到37942元。2017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37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昔日曾是“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已是“路宽林茂粮丰”。 今年12月8日,83岁的夏松涛和另外27名当年“小三线”三明建设者离开20多年后,从上海相约重返到三明。 “当年来三明要花一天的时间,如今搭乘高铁不到5个小时。当年最好的楼房也就5、6层,如今已是高楼林立。”他说。 如果说红色是三明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那么绿色就是三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示。 1997年4月10日,习近平同志深入泰宁县上清溪考察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 习近平同志乘坐的竹排行于溪上,一条鲤鱼从水中跃起,正好落在他的脚边。排工肖可文开玩笑说:“各位有口福啰,晚上可以加个菜。” 习近平同志微笑不语,脱下套在脚上的塑料鞋套,把鲤鱼放进去,又用手舀起溪水注入袋中。上岸时,习近平同志拎起袋子,将鲤鱼放回溪里,告诉同行的人“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 第二天,习近平同志前往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在村民家中和大家一起喝擂茶、拉家常。 村支书张林顺说,那时候常口村是个“三无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幢新房子,没有一盏会亮的路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