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大潭水蝶变记

2020-11-04 16:06:30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考亭水美城。陈琦辉 摄

2010年,潭城再次遭遇特大洪灾。最高水位达135.42米,超警戒水位4.42米,均超过1998年。尽管建阳二中等低洼地带也遭受洪水侵袭,但防洪设施发挥关键作用,人员伤亡大幅度减少,倒塌房屋、道路损毁程度明显减轻。

然而,建阳治水之路并没有停止。2012年起,第二期童游防洪排涝工程开始实施。按3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了从崇阳溪五里樟大桥到南林大桥段两岸长度6.7公里的防洪堤建设。2013年,建阳市将由源溪(右岸)防洪堤工程项目列入市重点工程,该工程是整个童游防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建阳二中、南平农校数千名师生安全的保障性工程。

自2016年起,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工程正式启动。除去南浦溪等防洪工程外,总投资1.3亿元的崇阳溪与麻阳溪汇合段河库连通工程同步启动。

2019年是投资防洪工程力度最大的一年。当年仅完成麻阳溪考亭浮桥至西门电站段防洪堤3.1公里的工程,投资就达1.2亿元,还完成整治麻阳溪上游麻沙镇江坝村至麻沙梁墩电站坝上河段10.56公里的工程。

二十多年砥砺奋进,崇阳溪、麻阳溪两岸总长约26公里的防洪堤相继建成。河道中高出水面的巨石、沙堆均逐一清除,河道无障,河面拓宽,泄洪能力增大。据水文站提供的数据表明:经过治理后,通过建阳水文站断面同流量水位平均下降0.3~0.4米。

笔者查阅近十年的洪灾记录,尽管每年因受连绵雨季和台风影响,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但有稳固堤防,昔日滔滔洪水不再肆虐,守护潭城一方安澜。

建阳二中校长朱仪俊在校20多年,见证了潭城治水的沧桑巨变。他深深地感叹道:“由于二中地处两条溪河汇合的低洼处,每年洪水季节,学校便首当其冲。1998年6月那场特大洪灾,校园成为一片泽国,最高水深达3米多,淹至教学楼二层。300余名师生一度被困在综合教学楼,幸得人民子弟兵和当地干群的奋力援救,才转危为安。”

“过去,二中欲建塑胶操场,校园想美化、绿化、香化,均不敢奢念,究其原因就是顾忌洪水侵袭。自从2015年校园前后两条防洪设施建成,学校再也不必担心洪魔的肆虐,校方便开始精心改造校园。而今,校园花繁叶茂,小桥流水,锦鲤在水里畅游,垂柳在风中摇曳……”朱校长面带笑容地说。

如今,潭城大小河流水清河畅,水面如镜,新城新居、繁花绿树与盈盈碧水俯仰生姿,给城市平添了一种灵动的感觉。

水之美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南平位于闽江之源,是福建的生态屏障,是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境内溪河纵横,河流穿城而过,打造“水美城市”得天独厚。

基于此理念,2016年南平市第五次党代会后,南平市发挥10个县(市、区)均有河流穿城而过的优势,开始谋划“水美城市”建设:以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坚持安全为基础、生态为本、景观为体、文化为魂的原则,以县(市、区)城区和开发区周边流域水系为主线,发挥自然山水、生态水利、历史人文之美的优势,运用水利、建筑、环境、生态、景观园林等工程学,实施防洪排涝、市政生态、形象提升、旅游产业、智慧水务等五大工程,打造“洪水、涝水、污水”共治与“水美、山美、城美”融合的城市综合体。

“南平在全国首创'水美城市'建设,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建设美丽中国'精神、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南平市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南平市委书记袁毅在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时明确指出。

2017年5月,建阳区水美城市建设指挥部成立。水美城市规划在建项目共17项,总投资12.9亿元。

建阳区委书记杨新强指出:“在规划和建设'水美城市'中,要始终以打造南平市后花园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产城融合、山水融合、文旅融合的水美城市。要坚持文化引领,把历史、地域、民俗、自然等文化元素渗透嵌入每一个项目和环节,对每个项目都精雕细琢,让每一个地方的'水美城市'建筑景观都独一无二,形成风格各异、独具魅力的城市韵味。”

自2016-2018年,为配合南平行政中心的搬迁,建阳水美城市建设工程前期就先从崇阳溪两岸开始进行。在加固加高防洪堤,整治洪水、污水、废水的同时,因地制宜,精心打造水岸景观。植树栽竹,铺草种花,辟绿道,建绿篱,盖凉亭,塑雕像。

与此同时,启动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大力推行“河长制”。仅三年功夫,崇阳溪通过开展水环境整治行动,将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等纳入相应的排污系统集中处理,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监控断面水质由Ⅲ类提升至Ⅱ类,主要溪流水质达标率100%。

入秋,笔者驻足在雄伟壮观的崇阳溪大桥上,两岸防洪堤上绿柳成行,绿树成荫,绿篱成带。亲水步道、休闲道、自行车道相继并行,道路两旁,凉亭四周,紫薇花繁,金菊飘香,垂柳婆娑,绿竹摇曳……

举世闻名的朱子讲学地--考亭书院位于麻阳溪畔。800多年前,朱熹之所以选择考亭作为闽学发祥地,盖因其父到考亭留下一句话:“尝以考亭溪山清邃,可以卜居”的嘱托,故迁至此著书立说,授徒传道。

沿麻阳溪上溯追寻历史遗存,该溪两岸乃“七贤过化之地”,文脉绵延不绝。南宋时期,“七贤”在此兴办的书院多达10余所,培养出众多名垂千古的儒学人才;宋代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书坊、麻沙出版的大量建本图书均从麻阳溪运至国内外,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1  2  3  4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