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宋慈文化 > 正文

弘扬宋慈精神 践行司法为民 ——宋慈诞辰830周年纪念会暨宋慈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6-11-16 10:53:48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崇阳溪畔沐朝阳,《洗冤集录》焕新姿"。今天,能与各位专家学者就宋慈文化开展讨论,是一种荣幸,更是一次学习。因为,就我的这篇论文而言,从学术意义上讲是不揣浅陋,难登大雅,但正如俗语所言"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下面,我要重点介绍的是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核心要义和传承、弘扬宋慈法律思想之路径。

一、写作背景

大家知道,宋慈是建阳童游里人,而我也是出生在童游里的一个美丽乡村--溪源,从建阳法院干起,一路兜兜转转,最终到了省法院,也许,是与这位杰出的前辈乡贤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机缘巧合,我的人生紧随着宋慈"四叨镍寄"(意为在多个地方任过司法官员)的脚步,现正专注于审判监督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冤错案件的发现和纠正。也正是这份奇缘,让我对宋慈及其《洗冤集录》有了更多关注,深入之后便有了惊叹,这种惊叹,俨然已超越了法医学价值,更多的是宋慈断案的思想之智和行为之美。宋慈不仅是人类法医学鼻祖,更是一个有大慈大爱的大法官。如果说《洗冤集录》呈现的法医学技术只是宋慈文化的"外壳",那么,志在洗冤泽物的法律思想则是其"内核"。所以,作为同是法官的建阳人,我在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更感到有一种沉甸甸的挖掘、传承,践行、弘扬的责任。这是其一。

其二,是基于一种文化自信与自觉的视角。习总书记"七·一"讲话把之前的"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新增了"文化自信",这是文明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十五贯》、《窦娥冤》、《血手印》、《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文艺作品之所以代代相传、百看不厌,决不是因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因为历史人物、事件、戏剧,乃至遗迹(包括昨天我们一起瞻仰参观的宋慈文化陵园)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形象反映了千百年来人民大众一直在痛恨冤假错案,期待司法公正。这,是人性使然,正义使然,天经地义。它告诉我们,冤假错案不但使真正的案犯逍遥法外,还给蒙冤者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其蚕食的是人们对法治的信仰,冲击的是国家司法体制,动摇的是党的执政根基。那么,现实中为何还会有冤假错案的存在呢?除了机制的原因外,更多是有的司法者法治信仰不够,底线坚守不够,说到底,从文化自信层面考量,还是职业良知的缺失。"法官之上是法律,法律之上是良心。"习总书记2014年11月在福建考察时说"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事业兴。福建人才辈出,宋慈是世界伟大的法医学鼻祖……",为何没有提及与孔子比肩的大儒朱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是基于宋慈完美的学问和人品。古人皆有以号明志之风雅,宋慈号"自牧",意寓身为"判官",当时刻保持危惕之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刘克庄评价他是"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良善甚恩,临豪滑甚威"。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人物,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理当是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去寻求先贤的言行光辉,见贤思齐,就是要保持本真,不忘初心,不让硬邦邦的法条和所谓的"司法技能"超越了我们的司法良知,就是必须通过真善美圣贤人文精神的烛引,让良知自明自觉,让社会公义、公理深深植入每一个司法者的心灵,让今天我们的司法实践之路走得更加从容、淡定,也更具智慧和力量。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

二、核心要义简介

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宋慈和《洗冤集录》--从法医学到法学。主要突出两点,一是宋慈的学术思想渊源与其司法实践之路的关系,探求了宋代建阳为何会出现宋慈?并得出结论是宋慈的伟大成就,可谓与其所处环境及学问的"活水源头"密不可分,我在文章的引注中是这样介绍我的家乡--"宋代建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史称'七贤过化'之乡(朱熹、黄干、蔡元定、刘爚、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城外书院林立,以朱熹创建的'考亭书院'为要,四方来学,讲帷相望,形成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城内儒门释户道相通,比屋弦诵,学风习习,更有建盏、建本、书坊、书市闻名于世,被喻为'南闽阙里'和'图书之府',是当时全国名副其实的经济、文化名城。"二是《洗冤集录》是世界法医学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宋慈"提点刑狱"实践思想结晶,正如其"自序"所言,是要"示我同寅",目的是为了"洗冤泽物",并由此,论证了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亦当超出了法医学而上升到法学,乃至法治高度的命题。

第二部分,宋慈法律思想的价值表征。应该说,我的研究概括和各位专家学者的提炼归纳,是长安罗马,殊途同归,主要是从司法理念、证据原则、程序要求和职业操守这四个方面着墨,具体内容论文中都有,在此不再赘述。可以说,我的这些论证,仅仅是从一个法官的视角,在论证方法及其逻辑关系上难免会有缺陷与不足,还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我十分期待与你们的交流,并恳请不吝赐教!

第三部分,宋慈法律思想对当代刑事司法的启示。这是我这篇文章的重点,今天,我把它放在以下传承与弘扬的"实现路径"之中一并讲述。

三、实现路径

"望先贤、思现今、启未来。"有人说法官是一个善于反思的职业,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作为一名审监法官,面对一起起冤错案件,我们就不能不作一些深刻反思与检讨。我主要从观念上重打击轻保护的偏离,导致疑罪从无到有罪推定、疑罪从轻的异化;职业道德滑坡与冤错案件的关系;证明标准的曲解与降低及其危害等三个方面的司法痼疾进行反思,并在明确以"审判为中心"推进司法改革,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指导思想之后,就宋慈法律思想的传承与弘扬路径上作了具体四个方面的阐述。①以"慎刑恤狱"的人本思想更新司法观念;②以"重德从实"的职业精神固塑司法操守;③以"皆凭实据"的证据理念确立司法准则;④以"启迪民智"的思想路径弘扬法治精神。

研究宋慈,唯一遗憾的是宋慈后人今安在?以致在宋慈的家乡建阳至今没有"宋氏宗祠"。昌茂村的老人告诉我,是因为宋慈是做"判官"的,判人的生与死,都难免得罪一方,为免余殃,其后代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这种说法与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上关于"宋氏"的变迁是一脉相承的。值得庆幸的是,宋慈的后代变幻莫测,宋慈的法律思想光辉,虽也偶有历史的"拐点"乃至"撕裂",但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全国模范法官、时代先锋詹红荔,她的出生地将口村与昌茂村相距不足十里。詹红荔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这个典型,可以说是历史与现代的人物连线,地缘与地气连结的生动体现,因为我始终认为,詹红荔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及其"案结只是个逗号,事了也仅仅是个分号,人和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的理念,实质就是宋慈"多方体访,参会归一""避嫌戒忌,切勿扰民""洗冤泽物,启迪教化"等司法精神的现代传承。可喜的是,传承还在继续,继詹红荔之后,福建法院又涌现出一个全国时代楷模"知心法官"黄志丽,当然,还有今天到会的全国模范检察官、被誉为"当代宋慈"的漳州检察院法医刘龙清,这些都是宋慈精神的生动演绎,尤其是福建高院在马新岚院长这样一位胸怀大爱的大法官的领导下,近年来纠正的一起又一起在全国叫得响的"洗冤泽物"的案例,可谓满满正能量。其中,陈夏影等三人绑架案的纠正,还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被评为"2015年度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例"。同时,也一再告诫我们:(1)千万不要看低当事人,尤其是把上访、"闹访"的当事人都视为"刁民",推到对立面去,"人之初,性本善",司法的同频共振关键在我们有没有办法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去拨动他们那根原本善良的心弦;(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是一个空泛的政治概念,我们理当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在圣贤之光的烛引下,以人民为中心,为社会而"主义"--主持一切可能主持的正义。实现无冤司法,为社会创造一个自由而安定,幸福而稳定的法律生活,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终身的最高境界。这,是宋慈文化的核心所在,更是今天,我们对宋慈诞辰830周年最好的纪念!

以上就是我撰写这篇文章和参加今天活动的几点体会,班门弄斧,欢迎拍砖!

谢谢!

许寿辉(作者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