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小知识
2022-03-11 10:04:52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温柳婷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31.小白茶名称的历史变化? 答:林今团在《关于贡眉白茶》一文中写到:“贡眉出自寿眉,寿眉出自白毫,白毫出自小白(白子),小白出自南坑白。 32.建阳白茶是在何种背景下逐渐诞生的? 答:废团茶改散茶。 明朝朱元璋“罢拙团茶”后,散茶出现,明代武夷茶区制茶技术面临改进,各种制茶方式百花齐放。清初周亮工曾说:“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者,亦只备宫中涴灌瓯盏之需(周亮工:《闽小纪》卷上)”。闽人谢肇淛也说闽茶制作技术较落后:“闽人急于售利,每斤不过百钱,安得费工如许?即价销高,亦无市者矣。故近来建茶所以不振也。(谢肇制:《五杂姐》卷十一物部三)”明代吴拭的《武夷杂记》一写道:“盖缘山中不晓制焙法,一味计多拘利之过也。”可以说明,明代“罢拙团茶”之后,茶叶生产变革时期,茶农为了追求利润,茶叶生产十分粗放。白茶正是在明未清初武夷茶区粗放的茶叶生产方式“百花齐放”的“乱象”之中形成。 33.建阳白茶的形成有何历史记载? 答:据有关记载,明清之际著名的科学家和博物学家方以智在明亡后出家为僧。从21岁开始到43岁历时22年,(明永历八年,清顺治十一年,公历1654年)完成《物理小识》的写作。期间这位博学的科学家,经常在武夷山一带活动。他在《物理小识》中对武夷茶区当时的茶叶制作技术进行详细的描写:“制有三法,摘叶贵晴,候其发香,热锅捣青,使人旁扇。倾出,烦接再焙,至三而燥;一法沸汤微燖,晾干,绵纸籍而焙之;一法蒸叶哴干,再以火焙,……茶以叶之老嫩定蒸之迟速, 从皮梗碎,色带赤其候也。”第二种用沸水烫洗,然后晾干,再用绵纸垫在焙笼底下焙。应该说是白茶产生的雏形,白茶生产工艺形成的初级阶段,是最早最接近现代白茶生产工艺的记载。 |
相关阅读:
- [03-11] 轻轨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