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放北京冬奥
2021-11-24 09:08:48 来源:建阳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从商丘到建阳,从汽修工到建盏巧匠,菅传义十余年的坚守和执着—— “盏”放北京冬奥 菅传义仔细检查每一件茶盏 冬奥官帽茶盏 “茶盏表面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中的天霁蓝为底色,与口沿部分的金色交相辉映……”11月16日,在建阳区漳墩镇竹口村,“冬奥官帽茶盏”制作者、59岁的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建阳建盏协会理事长菅传义向我们讲述他与建盏的故事。 今年9月28日,经北京冬奥组委授权,“冬奥官帽茶盏”在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发布,全球限量发行2022套。 非遗添彩,传统技艺跨界呈现 精致的冬奥会会徽,深邃的冬奥天霁蓝,象征着未来与梦想,“冬奥官帽茶盏”在古朴中凝聚着悠久历史,是冬奥会与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 借助冬奥会特许商品这一“身份”,“冬奥官帽茶盏”以中华传统技艺助力北京冬奥会,以中国建盏礼遇世界宾朋。目前,586套“冬奥官帽茶盏”现货已销售一空。 “茶盏高度还原宋代建盏工艺,使用单一矿石入釉烧制,将冬奥元素和非遗技艺完美结合。”菅传义介绍,茶盏从设计到烧制出样品,用了4个月。“尤其是茶盏底部冬奥会徽的烧制,难度不小。” 菅传义说,“冬奥官帽茶盏”的瓷土由于含铁量高,韧性和可塑性相对差一些。“为了保证冬奥会徽的完美呈现,必须掐准时机,从最开始就要把胎坯的湿度掌握好,拉坯完成后,要在湿坯晾晒到30%干燥度的时候进行修坯,并在茶盏底部印刻冬奥会徽。” “一件斑纹优美,且外观没有缺陷的‘冬奥官帽茶盏’是在大量废品和次品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成品率仅为20%。”菅传义表示,除会徽部分外,跳釉、缩釉、光泽不够温润、质地不够细腻等看似细微的问题,都会成为冬奥官帽茶盏“落选”的原因,而被筛选下来的茶盏则会被现场砸毁,保证绝不流入市场。 “所有的瓷器中,建盏烧制的难度很大,它在不变中万变,是瓷器的巅峰之作,这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菅传义说,“曜变建盏”是建盏中最为珍贵的品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用龙窑烧出传统的“曜变建盏”捐给国家。 源于热爱,全身心投入建盏研究 “如果说从汽修工成为宋瓷收藏家是偶然,那么来到南平建阳复烧建盏就是源于热爱。”端起自制的建盏,菅传义娓娓而谈,“自从研究建盏后,我就把我全部的精力都投入进去,这一件件建盏,融入了我的心血。” 1982年,从部队退伍的菅传义回到河南商丘老家,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附近就是隋朝大运河,经常有人从河边或者沙坑里挖到一些古瓷器。 “那个时候我就对这些瓷器特别喜欢,就用啤酒、香烟和他们换。”菅传义回忆说,“后来才知道,宋朝运送瓷器大部分以水路运输,而且流经隋朝大运河,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上收藏之路。” 1987年至1999年,菅传义陆续收藏了很多瓷器,在收藏界颇有名气。1997年,他关闭汽修厂,将所有资金投入到瓷器收藏。 “当时我收藏的瓷器中也有一些建盏。”菅传义说,他逐渐被建盏浑然天成的美和厚重的历史底蕴深深吸引,开始投入建盏烧制工艺的研究中。 “建盏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用心守住并传承好。”菅传义说,上世纪90年代末,建盏的烧制工艺刚刚复兴,一切都不完善,随着对建盏的研究愈发深入,他越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他热爱的事业中。 潜心研究,从门外汉到能工巧匠 在灯光下细看“冬奥官帽茶盏”样品,蓝色斑纹如星空闪烁,随光线和观看角度而变换色彩,犹如宇宙中的光辉,呈现深邃而璀璨的色彩。 一件好的茶盏,制作工艺堪称繁复。“从取土开始,要经过揉泥、拉坯、晾干、洗坯、上釉等20多道工序。”菅传义表示,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但许多工序还是要依靠手艺人手头的“奇技”和多年累积的经验来完成。 1999年,菅传义专门到江西景德镇学习烧制瓷器。此后6年时间,他几乎把较为有名的几个窑口的瓷器都复烧过,发现唯有建窑这个窑口的瓷器烧制难度最大。 “难度越大意味着挑战性越强,我就是喜欢挑战高难度。”菅传义说,为了最大程度地复原建盏,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13年通过电窑复烧建盏成功。 但是,复烧成功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古人是在龙窑里把建盏烧制出来的,菅传义决心要在龙窑柴烧中复烧建盏。于是,他在2015年来到建盏发源地——南平建阳,并按照古籍设计建成了一条阶级式平焰龙窑。 在这里,菅传义日复一日试验、总结、提升,终于通过矿石直接球磨入釉不添加草木灰的方法,烧制出了单一矿石结晶釉建盏。 “单一矿石结晶釉,无任何辅助材料,也叫一元一次配方,最大的特点是抗腐蚀、耐酸碱、使用寿命长。”菅传义说,“还原是对历史的尊重,只有分毫不差复刻才能体现历史的厚重和时代背景赋予器物的价值。创新未尝不可,但必须是在宋瓷原有的基础上。” 自2009年全身心投入研究建盏烧制以来,菅传义试验了全国140多种石头,烧制了26万多个坯、6500多窑,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而让他真正满意的作品只有区区几十件。 菅传义坚定地说:“艺术没有止境,真正的建盏烧制技艺也没有终点,只有一座留给匠人不断攀爬的山峰。”(卢国华 江苏闽) |
相关阅读:
- [11-24] 建阳区水吉镇:民企带村助推产业振兴
- [11-23] 建阳区召开水吉龙窑整治销号推进会
- [11-23] 建阳: 290件假冒伪劣食品被集中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