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
2021-09-28 20:44:00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徐长珠 又到中秋,超市里有专门柜台卖月饼的,不管月饼好不好吃,单看包装的外表,就让你过目不忘。正方形盒子的四周是红色的,中间是一个圆,圆的左上角是一个朦朦胧胧白色的月亮,月亮下方是几朵牡丹花,其中一朵正含苞待放。右边牡丹花的上面是一只仰着头要飞到月宫里去的玉兔,玉兔的旁边,用行书写着隽秀的三个字--感恩月。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前几天,儿子兴匆匆地买来月饼对我说:“妈,刚买的月饼莲蓉馅的很好吃。”我抬头一看,摇摇头,我爱吃花生芝麻馅的。看到月饼才想起来,中秋节快到了。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间的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明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千古绝唱。 父亲在世时,每年中秋前夕,母亲都会打来电话说:“有空回家过中秋吗?”而我们总是回答,到时候在说吧!儿女是父母心中割舍不去的念想,弟妹们长大成家后,忙着各自的生计和工作,回家的次数也就少了。 许多年没在家里过中秋,平时忙忙碌碌。母亲的一个电话让我想起年少时在家过中秋的情景。那时,弟妹们小,中秋夜晚,母亲在月下摆设香案,准备好一个圆形的竹子编制的篾筛,把篾筛放在阳台边缘,筛里摆放有月饼、石榴、枣子、米酒、米果(母亲把米果捏成一只兔子的形状,用桂圆里面的核放在米果上,就变成两只兔子的眼睛)等,遥祭在月宫里善良的嫦娥,祈求她保佑人间吉祥平安。我们几个就站在旁边,等着分享那块让我们口馋已久的月饼。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月饼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等。除了以往人们熟悉的莲蓉馅、豆沙馅、蛋黄馅,又增添了果汁馅和果酱馅的果蔬月饼,还有火腿肠馅、牛肉馅等肉类月饼。 中秋正值秋高气爽之时,月色皎洁,圆满无缺。在拾起美好记忆的同时,也让我有些惭愧。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现在中秋有法定假期了,可我们做子女的总是说:“没时间”这好像成了口头禅。今年的中秋又如期而至,我和弟妹们约好,不管有多忙,都得抽空回家陪母亲过中秋节。平时难得相聚的家人围坐在母亲身边,絮旧聊天,抬头赏月,品茶吃月饼,这样的时光多温馨啊!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家明。”吃着甜甜的月饼,望着圆圆的月亮,让时间定格在这浓浓的温情里。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