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复”铭记于心
2021-09-15 16:24:01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凡去过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故居紫阳楼,就一定不会忘记那里悬挂的“不远复”的牌匾。绍兴十七年(1147),宋代理学家刘子翚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临终前,刘子翚将义子兼学生的朱子唤到跟前,赠他“不远复”三字,以此告诫自己最钟爱的弟子做一个尽忠守孝、自律自省、外表不露、道德内蓄之人。从此以后,朱子将“不远复”牢牢铭记于心,勤心读书讲学,终成一代理学大儒。 “不远复”的含义有两种说法:一是包含“尽孝”的意思。刘子翚对朱子有着一片养育之情。刘家三兄弟或“武夷三先生”都是朱子的恩人。所以,刘子翚要求朱子要懂得感恩。不论今后在何地,定要常回乡里探望,也就是父母在,不远行之意;另一种意思则是“自觉修身”。意指做事为人,没走多远,就要回头审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总结一下做过的事,就可以达到修道养身的作用。《易经》里也有“不远之复,以修身也”。“不远复”实际上就是反省之意,劝诫人们要懂得自省,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才能及时纠正偏差,不会在前行的路上迷失方向。 “不远复”这一修身理念,对当下党员干部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6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在中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自我净化能力”就是要通过自省、自律,达到思想净化,内心纯洁的目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反腐惩贪力度,一批腐败分子被斩落马下。梳理这些落马官员堕落原因,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缺乏自律自省,不善反思自我,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为官当行“不远复”。唯有 “不远复”,方能把握方向。每走几步就回头看看,做错了没有?方向行偏了没有?错了偏了就及时纠正、调整。唯有不忘来时路,方能知晓去何方。把党心、民心当作前行的目标,时时纠偏,才能在大方向上牢牢把握自己,更好地履行肩负的责任。 “不远复”,方能守住底线。“不远复”意味着在工作中不断回头审视反思,唯有如此,才能更加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中严把纪律的底线,方能在前行的路上不南辕北辙,方能在行为上避免失去底线。 “不远复”,方能不忘初心。“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远复”便是以初心为航向,心中守住一盏指路的明灯,信念才更加坚定,永不迷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让我们在不忘初心、再续辉煌的征程中,努力、经常、自觉做到“不远复”。(李家林)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