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的太保庙
2021-09-02 17:12:24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儒释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心内容,所谓“三教合一”指的是儒教、释教(佛教)、道教三个教派在文化传承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借鉴,吸收融合,来充实完善各自的内容。 在建阳就有这样一座寺庙,庙里的殿中供有儒教、释教(佛教)、道教人物的像,可谓“三教合一”,它就是座落在建阳城区北山的太保庙,又称北山寺。 根据资料记载,太保庙原称庇民王庙,又称李太保庙,始建于五代十国(约935-945年)。明弘治《八闽通志》、嘉靖《建阳县志》、清康熙《建宁府志》、道光《建阳县志》考证:伪闽时,后唐末帝李从珂入侵州境,都曹使神李(有神陈之说)率义兵拒守,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保,领嘉禾县永洛镇公事。后战殁,墓葬三桂里水南后坂,旧志称太保墓,邑人在潭城东门立庙祀之。北宋政和初(约1115年)赐匾额庇民王庙,宣和中加封灵贶侯。南宋淳熙末累封显济灵应福安王。之后,寺庙几经焚毁修建移址。之后,寺庙几经焚毁修建移址。 据悉,现在的太保庙建于1993年,建阳的民众发起在北门狮子山后窠垄重建的,总投资为3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1997年,太保庙被建阳旅游局批准为旅游定点单位。 如今,太保庙除了原先建有的太保殿、玉皇殿、观音殿、地藏殿、戏台、办公楼等建筑群外,又建了一座儒家创始人的殿——孔子殿。 儒家思想是“仁者爱人”。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 在太保庙孔子殿里供的孔子像为孔子坐像,两手相握,神态安详,肃穆端庄,展现出孔子谦卑有礼、雍容大度的圣人风范。 佛教思想是“因果说,缘起说,性空说,苦集灭地,常乐我净”。在太保庙中释教(佛教)中佛像最大的殿为地藏殿里供奉的地藏王菩萨像,地藏王菩萨是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根据《地藏十轮经》中记载,地藏菩萨的名号来历于“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宝藏”。 他当时在九华山修行时发大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故在所有的菩萨当中,地藏王菩萨是愿力第一。 道家思想是“随其自然”。太保庙里道教中最具代表性建筑的殿为玉皇殿,殿的中央供有玉皇大帝像,玉皇大帝道号“自然”,是统辖神仙世界的天神,其职位有如人世间的帝王,他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在道教有一句名言:“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就是说的玉皇大帝是何等的正气凛然,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如今的北山太保庙(北山寺)“三教合一”,加上原有的诸殿鳞次栉比、红墙黛瓦,周围翠竹绿树,景色绝佳,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是广大信众和游客烧香祈福,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陈建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