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贡眉白茶探源

2021-08-24 17:37:31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年来,常有韩国、日本等茶叶专家考察团千里迢迢来到漳墩镇对“贡眉白茶”进行考察、交流。

漳墩镇与松溪、政和、浦城、建瓯毗连,是闽浙路程最短的一条古商道的必经之处,境内丘陵叠嶂,溪水潺潺,雨量充沛,茶树丛生。据当地农民说:采回的茶叶经过“萎凋与干燥”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效,用作治牙痛、麻疹等。过去当地百姓为了把茶叶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原始白茶工艺的诞生。

现在工艺制作的白茶最早是清朝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1772-1782),由漳墩镇桔坑村南坑肖氏采清明前芽茶创制。据漳墩的肖氏后裔回忆,现代白茶是其祖上在无意之中创制的。茶叶从明朝开始,经厦门、泉州等海港运往欧洲,开辟了海外市场。1773年爆发“波士顿毁茶事件”之后,国际贸易日渐萧条。当地茶叶价格暴跌、产品滞销。肖氏茶园半采半荒。采摘下来原先制作绿茶、乌龙茶的茶青,半晒半晾后出售,由于其香气鲜醇,滋味清爽,深受东南亚华侨欢迎。后来越做越精,由幼嫩茶芽制作而成的茶叶,因披满白毫,茶商便称其为“白毫茶”,又因出产南坑,而称“南坑白”,也有称“小白”。肖氏创制的白茶工艺省工又省炭,降低了成本,利润可观,由此发达。

这种只经过杀青,不需揉捻,经过晾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毫显露,酷似寿仙眉毛,当地人俗称寿眉白茶。清代肖氏兄弟制作的寿眉白茶被朝廷列为采购重要物资,当地人把朝廷采购的物品称作贡品。贡品寿眉白茶(简称“贡眉白茶”)称呼来源于此。

至今当地群众说起肖家发迹的故事还津津乐道,后辈肖苏伯运茶到广州等地销售,还从广州娶回第二夫人。堂兄肖占高又捐了个“太学生”的头衔。兄弟俩翻新旧茶厂又收购江西人刘某的“昌林厂”,成为村里八座茶厂中最大的一座茶厂,厂名改为“上林厂”,意思是超过原来最像样的“昌林厂”。然而,到了肖苏伯之子辈--肖大麟吃喝嫖赌样样会,还染上抽鸦片烟劣习。肖苏伯一共生了五个儿子,肖家家族兄弟间因财产起了纷争,使“上林厂”被分成了几家,从此走向颓败。

“上林厂”遗址所存长2米左右、宽50厘米左右的石板和宽厚的方块地砖均为当年难得的高级建材,可以从侧面反映当时白茶产销之盛。

新中国成立后,漳墩镇政府仍旧维系白茶的传承与发展。1984年在合肥全国名茶品质鉴评会上,漳墩所产白茶被评为中国名茶。漳墩镇现有白茶面积达1.7万亩,生产茶叶560吨;其中适制小白茶的茶树品种近1万亩,年产小白茶280吨。大部分销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叶木青)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