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实验幼儿园:“5+1+N”架设家园共育模式
2021-08-24 17:33:49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区实验幼儿园积极建构“5+1+N”家园共育模式,通过“家长←→教师←→幼儿←→家长”的“金三角”家园共育流程,为幼儿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5+1+N”的“5”指的是家园共育“五招式”,即成立家长委员会,促进家园共育多样化;创建家长资源库,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实施多渠道培训,丰富家长育儿经验;依托资源平台,推进亲子活动常态化;完善制度保障,增进亲、子、师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协助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带头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并传达给其他家长。幼儿教育不应局限在幼儿园内,应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这就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区实幼创建家长资源库,让家长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知识来源。幼儿园还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通过建立“家长课堂”、组织观看直播、邀请专家入园开设讲座、推荐好书等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依托“幼教365平台”, 区实幼推出“亲子陪伴+提醒”、 “亲子陪伴+赞赏”、“亲子陪伴+分享”等“亲子陪伴+”模式,创设“对话性”家园栏,推进亲子活动常态化。建立“三个一”交流制度,其中“每天一次班级个别交流”,有针对性地与一位家长进行交流;“每周一次年段交流”,聚焦近期家园共育的关键性问题,组织教师交流讨论;“每月一次园级交流”,开展“家园共育案例”等内容的交流研讨,促进了家园共育的制度化。 “1”指家园共育区实幼本然课程这一载体,支持并鼓励家长参与到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中。家长在“本然课程”的参与中,从最初的无意识参与到现在的主动参与,对课程内涵有了深入了解,从而促进课程实践的家园协同配合。 “N”指整合多方资源,以多样亲子活动为载体,帮助幼儿、家长进行社会、文化、生活等体验活动,如“重阳节-我陪伴奶奶晨练、为爷爷捶背洗脚”、“雷锋月-进社区献爱心义卖”等活动。 “5+1+N”家园共育模式的推行,让区实幼的办学凸显家园共育理念与特色,教师在与家长互动中拓展教育的思路,家长高质量的陪伴也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机会。(通讯员)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