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情报传递员周有娣
2021-07-27 15:39:50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当第一眼看到周有娣时,我非常惊讶,娇小的个子,柔弱的身躯,很难把她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英雄形象联系在一起。周老是徐市镇溪尾村“五老”人员,已有90高龄了。 谈起母亲的英雄事迹,女儿江慈云脸上洋溢着激情,这事还得从母亲12岁那年开始说起。 周有娣,女,1931年12月17日出生。周老家中父母、叔叔等人都是游击队员,叔叔是当时的游击队中队长。正因如此,国民党出于报复心理,第一个将他们老家的房子烧毁。1943年,受家族影响,年仅12岁的周有娣在父亲的鼓励下,参加了游击队的情报与信息传递的工作,主要负责古田周边的信息和情报的输送。 在送信过程中,她有时将情报藏在后脑勺的头发里,有时将情报塞进衣服、裤脚里面,有时候藏在鞋底,总之一切能够将情报安全送达的方法,她都尝试过。为了让自己更好的辨认来回的路线,也为了不让国民党发现,她就用小树枝当记号。为了迷惑国民党,甚至在上下山时将草鞋前后反着穿,伪造上山是“下山”,下山是“上山”的信号,使得信息更快、更安全的送到游击队手中。但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当被国民党发现时,几次跌下山坡,至今脖子和脚上还留着清晰的疤痕。 送情报上下山看到的往往不是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横尸遍野,恐惧弥漫整个山地。印象最深的是,在山上看到了老游击队员的头颅,她当时非常难过、愤怒。在这种情景下,周老也没有放弃情报工作,反而激励了她誓死报效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她依然坚持自己的工作,饿了就随手抓几把杂草揉成团就水吃下。夜幕降临时,也不敢回家,以天为盖地为庐,有时山上的蛇成了自己的枕头也毫不知情。 解放后,她便随着丈夫江雷钟到了徐市溪尾村,江雷钟担任了溪尾村党支部书记,她也在村里担任妇女主任一职,两夫妻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得到当地村民高度认可。 说着说着,女儿江慈云眼眶红润起来。她从口袋中拿出了破旧的“五老”人员证。这本“五老”人员证,母亲非常重视,随身携带,谁也拿不走。母亲从古田来到建阳徐市后,又在徐市乡政府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因为个人原因,回到溪尾村去了。 当被问到,她母亲的革命经历对她的家人、子孙后代有哪些影响时,江慈云说道:“母亲的英雄事迹一直是家人们的榜样,遇到问题时要有母亲那种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当前美好时光,牢记革命先烈们奋斗历程,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创造美好的明天。同时,希望我们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范育霖)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