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红色记忆 > 正文

记离休军人高凤英

2021-04-30 10:40:30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与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一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访探望了辖区退休军人高凤英老人。

老人事先得知,早早地在客厅等待我们,见面时非常激动,拉着我们亲切地聊天。老人家里窗明几净,井井有条,想来年轻时是个办事麻利的爽快性子。

高凤英任建阳县文化馆馆长,女,1926年7月生,山东省海洋县人,于1942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4月入党,1948年11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医院担任过护理员、副班长。

现在,高凤英已是90岁高龄,但是精神矍铄。几年前曾有一次小中风,她谨遵医嘱,一直恢复得很好。但毕竟年纪大了,耳朵有些背,需要凑近耳畔大声交流。老人育有2女1子,现如今已是4代同堂,孩子们轮班来照顾她,“他们现在都过得很好!”这个是老人最欣慰的事情。

为了同我们讲述那段革命岁月,高凤英老人提前做了准备,反复回忆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些事件。落座后,老人思索着工作人员的询问,眉眼间的皱纹收紧了,记忆把她拉回到坎坷的历史中。在老人有时高亢、有时缓慢、有时凝重的讲述中,我们和她一同回到了那一段段炮火连天的激情岁月。

“1943年,我为新四军送过一封信!”老人的眼里闪烁着光芒,“那时有一个要好的老乡住在我家里,让我把一封信送到三里路外。怎么送呢?我那时头发很多,编的辫子粗,老乡把信卷进了一根香烟,別进我的辫子里。整理好了,老乡细细告诉我要找什么人,对的什么暗号。”说到这里,老人不由得瞪大眼睛,神情紧张,“他说地瓜,我说芋头,这根香烟才能拿给他'抽'。看完后他写了一封回信,我照原样给带回来了!”此时老人表情充满了自豪。至于住在家中的这位“老乡”,她隐隐地猜测着身份,但她一句不多问,只唤他“老沙”。老沙不老,30岁不到,在高凤英家住了一个多月,收到回信后很快离开,从此便没有了音讯。“不该问的不问,这是我们的纪律。”说到这里,老人的眼中只有肃穆。

高凤英参加过渡江战役,在部队医院担任护理员的经历让她终身难忘,“到处都是血,太可怕了!连鞋都没有,要打赤脚工作。有时候伤员多了,几天几夜都睡不好觉。伤员们的基本药品都得不到保障,受了严重的外伤,没有干净的绷带包扎,最多就吃个红霉素、罗霉素,卫生条件极差。”

“随着革命的胜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来建阳的时候,连一条完整的路都没有,后来生活慢慢稳定,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高凤英老人满是感激地说:“我在建阳工作生活,党给了我许多的保障,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党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我们提供许多的帮助。感谢共产党,感谢习主席!”

高凤英的革命生涯也给家里的孩子们带来许多的影响。提到当代的年轻人,老人的话匣子就更关不上了。“我们吃苦打拼,就是为了将来孩子们能够过上好日子。他们现在条件这么好了,我真的很欣慰。我希望他们能牢牢记住前辈流血流泪、拿命换来的幸福生活,要珍惜、要感恩!”

在老人家的这段时光,让我们一行人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作为年轻一代党员,更像是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我们要向前辈看齐,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政治本色,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老功臣,牢记革命军人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庄洁华)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