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红色记忆 > 正文

记抗美援朝老兵潘日林

2021-04-23 16:28:35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初见潘老时,他正坐在自家客厅里跟老伴儿聊天。这位89岁的老人身着深蓝色中山装,右胸口上别着3枚军功章,脖子上挂着一枚还“热乎”着的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神采奕奕,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潘老说话带着地方口音,声音洪亮高亢,看着眼前这位身材瘦小、和蔼可亲的老人,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九死一生的老战士。

燃热血 赴战场

潘老祖籍浙江,1940年,年仅9岁的他挥别故乡和亲人,跟着父亲来到建阳谋生。一年后在回浙江的路上,父亲被抓,年纪尚小的他找不到回乡的路,被好心人送回了建阳,从此便在建阳安了家。

1949年全国解放,18岁的潘日林碰到路经此地的解放军,他们和蔼的微笑和心里装着人民的作风,让还没长枪高的潘日林,坚定了当兵的念头。次年他报名参军入伍,跟随县大队的剿匪队一起在建阳周边剿匪。

“建阳的山头我们都跑遍了,胆子越练越大。”潘老轻快地说道。一年的剿匪经历,让潘日林对上战场充满了信心。

1951年7月,怀着赤诚之心、满腔热血的潘日林跟着志愿军一起北上,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我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子,也不害怕上战场,一心就想着保家卫国,什么恐惧,什么生死,早就抛到脑后了。”潘老回忆道。

那一年,他20岁。

据潘老回忆,当年跨鸭绿江的桥有两层,一层行人,一层行车。他们还没上桥,桥就被炸断了,还牺牲了一个战士。为此,部队领导特意开了一次鼓舞大会。会上领导问大家怕不怕流血,没人说话也没人动,潘老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我站起来走上前,拿起小刀割破了自己的手指。”潘老伸出手指,指着当年割破的地方说道,“在部队,我不怕流血,也不怕死,我要起带头作用。”潘老的积极主动,带动了所有战士,重燃了他们的热血。

而潘老亲历的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也令他终身难忘。

“我亲眼目睹了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喷射着火舌的枪口,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却一个又一个的往前冲锋。”潘老说,那会儿没人怕死,怕死的话就不当兵了。

志愿军的英勇和无畏,成功拿下了597.9高地。潘老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相扶持 同甘苦

“进入朝鲜后,我们是白天休息,晚上行军,那时朝鲜夜晚十分寒冷,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耳边听到的,除了部队行进途中踩在雪里的声音,就是耳边刮过的猎猎寒风,这一路上,我们异常艰难。”潘老回忆道,“累了,大家就坐在雪堆里,饿了,就从随身携带的布袋中抓起一把干粮,就着一捧雪直往嘴里塞……”

军中物资不多,每个人能分到的粮食都很有限,一天只有一餐大米,其他只能吃高粱米,锅和米都由战士自己背,不管多重都不会轻易丢下。“那时候一顿饭要吃十多次才能吃完,刚端起饭碗敌机就来了。”潘老回忆,美军为了切断志愿军的供给线,疯狂对江桥进行破坏。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1年6月进入第二阶段后,志愿军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实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利用坑道工事实施坚守防御。

潘老是一名步兵,其主要任务就是挖坑道,守坑道。

坑道里不是绝对的安全,每一次炮弹的轰炸都会让地道里的泥土如倾盆大雨般哗哗地往下掉。一次轰炸时,潘老守卫的坑道塌陷了,他整个人都被深深地埋在泥土中。周围一片漆黑,他的呼救声被轰鸣声、爆炸声掩盖,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空袭之后,班长没见着我,就带着战友们到坍塌的坑道附近找我,是他们用双手把我挖出来的。没有他们的不放弃,也就没有现在的我。”潘老满是感激地说道。

好学习 守初心

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订,志愿军从朝鲜战场逐渐返回沈阳。

“刚踏上祖国的土地,就听见欢呼声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是英雄,要帮我们洗衣服呢。”潘老满脸笑容骄傲地说。

回国后潘老跟随部队辗转到了江苏,一面参加军事演习,一面投入到祖国基础设施建设中。

1954年,机灵好学的潘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小时候苦,没机会读书,在部队有机会学文化,当然要好好把握住。”在部队期间,潘老也抓住了每个学习的机会。

1955年,潘老转业回到建阳,地方政府为他安排了房子,分了田地和牛,这让他心里暖烘烘的,“感谢党和政府,我终于有家了。”

说起现在的生活,潘老十分满意。“现在生活富足,三个儿女也孝顺,我每天都要到潭山公园晨练,这个习惯我保持了好几十年了,你们不一定有我灵活。”说着潘老还起身展示了体前屈,轻轻松松地摸到地。

潘老不仅身手好,记忆力也倍儿棒,还展示了他的朝鲜话,“当年我们去朝鲜,伪装成当地人,我学东西快,就派我去学朝鲜话,现在还能记得一些简单的词汇。”

从历经沙场不平凡的短暂岁月到兢兢业业地过生活,潘老始终初心不改、信念不移。

临别之际,潘老不忘寄语后辈,“如今的你们啊,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忘记那些英雄,更要记住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好好生活,踏实工作,热爱祖国……”(张艳红)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