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涟漪
2021-02-18 16:04:33 来源: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节日。回首过往,自然勾起许多过年的美好记忆,宛若脑海里,泛起点点美丽的涟漪。 回想当年,十九岁上山下乡插队劳动,我所在的耕山队,情况还好。第一年,咬紧牙关,辛辛苦苦地干了一整年,除了预支的口粮,足足分到一百元现金!这和其他生产队比,已经不少了。回到城里,向父母报告这一好消息,奉上这一百元,想孝敬大人。第二天,母亲对我说:“儿呀,你这么瘦弱的身子,下乡劳动,还能挺过来,真不容易。这钱,我们不要,你也是大人了,贴些钱给你买块上海表吧。”望着银光闪闪的手表,这年,过得我心里甜滋滋的。 抽调到工厂当工人,过些年结婚生子,到了八几年,有一年,好事连连,我当上厂专职工会主席,同时,坚持三年的在职学习,电大毕业,学历从初中跃为大专,此外,工厂发放了不少年终奖,我还清了厂里互助会的借款,带着妻子孩子,回家过年,母亲很为我高兴,忙前忙后地张罗年夜饭,那身影仿佛还在眼前。 好不容易买台12吋黑白电视机,虽然接收的信号不好,但是可以看春晚,似乎桌上丰盛的年夜饭都不重要,美美地看了春晚,才算过大年。接着黑白换成彩电,显像管的换成液晶的。年年春晚那普天同庆,欢天喜地的热闹场面,依稀还在脑海里。 又过些年,孩子大学毕业了,参加了工作,还安排了宿舍,可以到福州去过年了。吃年夜饭之前,孩子拿出两本证件,对我说:“老爸,这是大学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我一下全身放松,千辛万苦都值了。当今社会,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不但要把孩子“抚养成人”,还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当然,如果有能力,还要“协助成家”。这三个“成”,担子不轻啊!好在工资年年看涨,妻子虽然下岗,到了退休年龄,有退休金,日子终于熬过来了。 快退休的那几年,每到过年之前,同事们老是上街采购,回来后,试穿衣服,大红大紫的,还问我:“过年的衣服买了吗?”日子已经不愁吃穿了,和从前相比,现在几乎天天是过年。退休后,没人问了。现在想来,那一声随口询问,有人关心,还是弥足珍贵的。 前年过年时,孩子给我一个惊喜,对我说:“你那老头机扔了吧,给你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可以微信聊天,扫码付钱,查天气预报,看新闻网页,还可以看春晚。”那个春节,那台手机让我摆弄不停,爱不释手。妻子则忙于和几个老姐妹约定,年后去张家界旅游。 我想,小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春节过得怎么样,是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今我们国家国力强盛,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进。我们要怀着颗感恩的心,倍加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