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芦苇花

2021-02-08 18:21:29  来源:陈芩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秋天到了,田野金黄,是收割的季节。站在田野四望,有成片的苇花进入视野。秋风一吹,摇摇摆摆的,很有境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蒹葭意境是我最早的向往,梦中伊人那个倩影,是以大片的芦苇花为背景的,她一会儿“水一方”,一会儿“水中央”,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让人感到迷茫。

“芦苇花”,敲下这三个字,除了“蒹葭意境”外,更多时候,我想起一个人,那就是一生疼爱我们的伯婆。

伯婆,是妈妈的伯母,也是妈妈的母亲。外公很年轻就离开人世,外婆改嫁,妈妈的伯父不让外婆把妈妈带走,于是妈妈4岁开始,就跟她的伯父和伯母生活。

伯婆给我印象最深的的画面就是扎扫帚,用的就是每年新开完花的芦苇。

每到秋天,漫山的芦苇就开始抽穗扬花了,没有等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时节,伯婆就要开始收集芦苇花了。

我跟着伯婆后面去过两次,知道收集芦苇花的艰辛。为了不让芦苇割到,先是要在家里全副武装好:将头发扎紧扎牢,戴上袖套,围上围裙,必要时还要将脸包起来,以免芦苇叶子割到脸。带上专门割芦苇的刀,还有一把长长的专门用于钩芦苇的钩子,就出发了。

芦苇喜欢生长在山路的边上,成片成片的,一杨花也很有气势、很是漂亮。秋季,瓦蓝的天,金黄的田野,高高的太阳,一条小路把我们带到很远的山下,找到一处长得较密集的地方,就开始收割了。伯婆站定,一手将芦苇花钩下,一手用刀割下苇花,动作十分的娴熟,几乎是一气呵成。

我若跟着伯婆去的时候,就是两个人操作了。我用钩子将苇花钩下,伯婆负责将苇花割下来,这样她的劳动就会减轻一些。可是,因为我要上学,跟着伯婆割苇花的时间极少,多数时候还是伯婆独自出门,独自完成

苇花割回来后,先要晒上两天,将花都晒干晒死,毛茸茸的花打下来。然后要挑拣,将芦苇的外壳剥去,留下苇花的那一杆。剥下的苇花杆子越码越高,白白的杆、淡黄的花骨,很是好看。伯婆用竹子破好一些细篾,用于捆扎。一切准备就绪,伯婆就开始用这些杆子编扫帚了。

伯婆坐在一片苇花中间很好看,要是有月亮的晚上,穿着士林蓝衣服的她坐在月亮下的厅上扎扫帚,更是一幅乡村人物画了。她捆扫帚的动作很麻利,先要扎几个小捆,作为扫帚的前头,精致一些、小巧一些。扎好后就跟着扎一把一把的后背。这是一项技术活,扫帚下是扁扁的,而扫帚的把手要扎成圆形。用剪刀将扫帚下端剪平整,再用锋利一些的刀将把手削成一个扁圆的面,一把扫帚就捆扎好了,半天扎出十多把。一般是收割两天苇花,捆扎半天扫帚。几天后,墟场上就有伯婆捆扎的扫帚了。

每年见到苇花,想到的总是伯婆的影像。她穿着士林蓝的衣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割苇花、扛回家、挑拣、捆扎、成型……时光就在回忆的思绪中静静的流逝。现在,要是伯婆还在,我还想跟着她沿着一条进山的小路,我钩下苇花,她收割,减轻她的辛劳。

可是,岁月无法复制。我从少年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和伯婆见面的时间就少了。日子平静的一天一天的过着,我回家时还会经常去看望伯婆,她也在我的记忆力一天天的老去。忽然有一天,我去看望高龄的伯婆时,我声声唤她“伯婆,伯婆……”,她端坐在大姨家的厅堂上,听见声音,眼睛睁大,怔怔的看着我,居然认不出我是谁了。看着我,一脸平静与茫然,就像看着一个和她从来没有什么交集的陌生人。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出大姨家,泪水猛然模糊了双眼,曾经那么亲的人,岁月会让她们慢慢的老去,老去……岁月也会让他们的思绪退守和遗忘。

现在,我会用心去感受一些人、一些事、一种植物、一段光阴。有位哲人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我将这一段经典的文字加上自己的理解:我未看到芦苇花,芦苇花和伯婆在我的记忆中同寂,为这个“同寂”,我有时感到羞愧,真的,有时候我们总是因为生计和工作,会忽视很多,就像我没有时常想起伯婆一样。现在,看到苇花的时候,不是苇花的颜色明白起来,而是很多的情感就真的明白起来。岁月不居,始终向前,扎扫帚的时代也慢慢的消逝,谁还记得起那山间小路旁,春天发芽秋天扬花的芦苇呢?谁还记得在一个小村,在月光下的大厅里扎着苇花的疼爱我们的伯婆呢?

我也看不到苇花扫帚了,兴致一来,百度一下“芦苇扫帚”,有一些图片,可是,没有一张图中的扫帚有伯婆编结的那么好,于是怅然。几个月前,我读《匠人》,读到这样的文字“一个人失明的时间长了,就会忘记他所见过的一切,写下他们,是怕有一天,我会完全忘掉故乡的样子”。

所以,我怕自己失明的时间长了,于是记下苇花、记下伯婆,生命总是此消彼长,只要我们的记忆还在。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