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能否助推传统戏曲更好传承?
2021-02-08 15:19:5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景区流量带火传统戏曲 在昆曲《牡丹亭》全本·精华版演出现场,昆明马家大院两层楼数百个座位几乎坐满观众,叫好声、鼓掌声不断。 “相比于普通剧场,马家大院地处昆明人流密集的旅游商业街,而大院景区内古色古香的建筑也与《牡丹亭》所呈现的意境相得益彰,这些都是这出戏几乎场场爆满的重要原因。” 赵小菜说。 “不少人不喜欢戏曲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真正去剧场看一场戏,在景区演戏就会给他们提供一次和戏曲接触的机会。”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周强说。“不少观众在景区看了《桂林有戏》后就喜欢上了桂剧,进而去看我们在别处其他剧目的演出。” 在旅游景区打造驻场戏曲演出不仅让游客拥有了欣赏传统戏曲的机会,频繁的演出场次也赋予了参加演出的戏曲演员更多的舞台经验。 “过去我们年轻演员一年也不见得能演上几出大戏,而《桂林有戏》几乎周周都演。”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桂剧演员队队长刘淑娟说,不少参加演出的年轻演员渐渐学会了自己扮戏,台上的状态也更加放松。 与旅游市场接轨要把握好“度” 依托旅游市场,不少传统戏曲剧目被搬上舞台。但也有一些团体为了在景区吸引游客,对传统剧目进行了“大尺度”调整。如何在与旅游市场需求接轨时把握好创新的“度”?戏曲从业者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节奏和游客的实际时间安排,昆明马家大院上演的昆曲《牡丹亭》在全本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删改,将全本五十五回缩减至游园惊梦、寻梦、离魂、拾画叫画、幽媾、回生六回,把演出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 “虽然我们为了实际需要将演出时间大幅缩短了,但故事情节依然完整,最经典的唱段也都被保留,我们演员的每一个动作、眼神都经过精心打磨。”朱福说。 “我们不唯市场,更不能被市场绑架。”周强表示,《桂林有戏》并没有使用过于夸张的声光电效果来吸引游客,而是依然坚持本色,让观众体验到中国戏曲含蓄的美。 “旅游市场给戏曲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但坚守传统和‘初心’对戏曲演员而言仍然重要。”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非遗部部长刘辉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