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研究发现:“小作坊”成就秦陵大军阵

2020-12-24 17:15:22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华社西安12月23日电(记者杨一苗、韩啸)在2000多年前,大规模的兵马俑是以何种方式组织制造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正是以原材料集中供应、多个作坊独立生产的方式,汇集了古代工匠雕刻、制陶、彩绘等多种技艺,终成秦始皇陵庞大的地下军阵。

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组成的专家团队,通过采集兵马俑、陶砖、夯土与青铜水禽陶芯的残块,对其原材料产地与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发现秦俑及相关陶土制品的原材料可能来自同一个供应中心;不同的工匠团队组成独立的作坊式生产单元,各自负责陶俑、陶砖、青铜陶范等某一具体门类陶土制品的生产。

随后,研究人员又采用了对文物藏品原位无损的检测方法——便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对文物陶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此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秦俑一号坑修复区内铠甲武士俑、铠甲军吏俑、陶马等28件藏品。在这些藏品中,有18件带有陶文,多为“咸阳”或“宫”字样。

目前,秦始皇帝陵已发现陶俑、陶马约8000件。此前,有研究者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兵马俑制造,是采用模块化的生产方式:不同工匠分工制作陶俑的头、躯干、四肢等部位,然后再按不同类型的陶俑进行组装。

但这次研究通过陶土成分分析证实,是小作坊独立生产完整陶俑:同一作坊陶俑的陶土成分基本相同,而不同作坊陶俑的陶土成分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对带有“宫”和“咸阳”两种字样标示不同作坊的陶俑进行对比,发现这两类陶俑在制作时使用了同样的土作为原料,但不同的作坊在原料里加入的大量砂质羼和料来源不同,这就导致其微量元素比例不同。

在陶俑、陶马的隐蔽处戳印或刻写地名或陶工名,是当时器物制作的通行做法,这是始自春秋时期“物勒工名”制度到秦时的延续,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在目前已清理和修复的兵马俑中,已发现上百个带有“宫”字和数十个带有“咸阳”字样的陶俑。其中,“宫”说明制作陶俑的工匠来自官府制陶作坊,“咸阳”则表示工匠来自秦时的咸阳地区,这两类陶俑的艺术风格也略有区别。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李秀珍说:“带有‘宫’字的陶俑‘国字脸’比例高,面部炯炯有神,看上去更加雄壮威武,其做工也更精细。”

“兵马俑之所以震撼和迷人,是因为每座陶俑都蕴含着2000多年前的技术、艺术和社会组织等诸多信息。”李秀珍说,“这次研究结果表明,秦帝国如此大规模的陶制雕塑,是通过小作坊进行产品生产和控制管理的。”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