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邻里"中的幸福密码
2020-12-21 16:28:20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楼道内照明设施老化,晚上小区楼道内漆黑一片,影响居民安全出行。”“安装路灯,费用从哪里出、谁来管理是关键。”日前,位于潭城街道中南社区双溪楼的“红色庭院”内聚集了十余名党员、楼栋长和居民代表,就楼道照明设施老化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经过1个多小时的协商,联建单位、社区、居民三方共同议定了治理方案,困扰双溪楼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题终于有了解决办法。 “红色庭院”解难题 “以前有路灯损坏、车辆乱停放等问题,大家着急却又没有什么解决办法。现在‘红色庭院’的设立,为居民解决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渠道。”居民陈祥忠说。通过“红色庭院”,大家共商共议,对双溪楼进行了照明系统提升、墙壁粉刷、休闲座椅安装、花圃栽种等一系列改造,以往楼下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不见了,小区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幸福指数也提高了不少。 “红色庭院”是中南社区党委在推进“近邻”党建工作中,探索建立的居民共商共议新平台。 “社区依托‘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庭院党小组’的治理网格,设立了‘红色庭院’,把‘议事厅’从会议室搬到了小区,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中南社区党委书记王燕说。目前已经对辖区内4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升级,在楼栋、街道小巷中开辟出了“红色阵地”,建立起了社区、联建单位、居民代表共商共议共治的联动工作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今年以来,社区通过“红色庭院”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0余场,解决小区治理难题20余个。 “红色联盟”暖民心 “阿姨,您最近要注意用药,好好休息,把血压控制好。”在兴建社区洪阿姨家,南平市第二医院的医护人员拿出医疗箱为洪阿姨测血压、“开医嘱”。 60多岁的洪阿姨患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腿脚不方便,长期卧床。兴建社区得知情况后,经与联建单位南平市第二医院沟通,由该医院医师定期到她家进行详细的饮食和康复指导,并跟踪了解她的病况和药物使用情况,真正做到为居民的健康“把脉”。 兴建社区位于老城区,辖区多为老旧小区,外地务工人员和退休老人较多。针对这一情况,兴建社区党委强化“远亲不如近邻”的互帮互助意识,充分调动联建单位和辖区单位的党员群众,依托“邻里互助+社区联建”模式,成立了以联建单位、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组成的“邻里红色联盟”,充分发挥住在小区的医生、律师、警察等人的作用,为小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社区孤寡老人遇到修理家电、换灯泡、购买粮米等生活小难题,只要有需求,“邻里红色联盟”都会迅速响应,帮忙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帮助小区居民解决了30余件烦心事、揪心事。 “这里环境优美,每天晚上都能和其他老同志一起散散步,聊聊天,邻里氛围也非常和谐,我们在这真正感受到了安居和便利。”说起在社区的生活,70多岁的李老伯赞不绝口。正是有了“邻里红色联盟”的温暖与关爱,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老人们因儿女不能常伴身侧的失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了“家门口”的温暖。(通讯员)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