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纳山
2020-07-13 09:42:59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陈芩 文/摄 周末,春风吹拂,一路绿水青山,沿着麻阳溪水溯流而上,百里绿谷,风光旖旎。 一个多小时到纳山云舍的茶厂,下车,空气中全是茶香。坐在充满茶香的屋子里,再喝上几泡茶,顿觉神清气爽。 天气正好。云,微微的;日光,若有若无。我们去往纳山的砂仁坑山场。 一辆小货车在山间行走,山路有深深的车辙。周总车技不错,一边驾驶一边解说。风景、植被、茶品一一道来。过一段平路,盘山而上,来到山谷,抬头往上望,是碧绿的茶园。 茶园旁,几树淡紫色的桐花招引着我们,于是想起了席慕容的《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是一个女子在求一段尘缘,而我们则是在大山之中,与这几棵桐树结了一段花缘,是大自然一次美丽的邂逅。这几棵桐树,在宁静的山谷中,在绿色的大背景下,花朵开得庄严而灿烂。 茶,一畦一畦的,环绕在山脊上,像五线谱。一棵一棵的大树点缀其中,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人,就在五线谱和音符之间行走,我想,我们的行走若是真能发出声音的话,会是一首田园交响曲。 登到茶园的高处,顿觉心胸旷达。极目远望,山层层叠叠的,由近及远,颜色从深到浅:墨绿、翠绿、淡绿……一直到远处的淡淡一抹。“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当初在春末时节送他的朋友鲍浩然,也许就是这样的景致。 山脚下,正是我们来的小路,我们刚刚唱过“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这时的山间小路,在高处看真的是一道辙了。 吸引我们的还有许多的小花小草。一层一层的茶畦之间,生长着很多植物。叫得出名的有:鱼腥草、昭和草、鼠曲草、狗尾草、悬钩子、野甘蓝……叫不出名的,就用手机拍,“形色”软件一用,就一一出来了。于是感慨,大地厚德载物,给人类馈赠很多。 山顶的一处有大石块,周围是高大的松和楠。在大石上打坐,听风声、听鸟鸣、看云朵、看蓝天,人就仿佛可以跳出三界外进入禅境。这时,来上一泡“纳山云舍”的茶,便是高境,是精神的升华。 大石上,可以静,也可以动。望着远处,可以抒怀、可以歌唱,甚至可以快乐地啸叫,呜哇、呜哇的声音,会传得很远很远。王维有《竹里馆》一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处若是独坐,我想会有云来相伴的。 我被茶园另一端的一棵开满白色花朵地大树吸引,走近细看:高大的树干笔直的向上生长,花朵也集中在树的高处,聚集向上,形成一个大大的蘑菇球,似乎是童话世界里才有。 转身,又见几棵树,瘦瘦高高的,长在茶园的山脊上,像饱读诗书的寒士,文气十足。它们的身后,是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这样的景致拍入画面,就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这几棵树,就是这水墨画中的枯笔。 好一处天生天养的茶山,好一片天生天养的肉桂茶树。 肉桂正葱茏而长,在砂仁坑中摇曳。 武夷的佳茗,多出自坑涧,有倒水坑、慧苑坑,有流香涧、悟源涧……纳山的砂仁坑,同样源自武夷山脉,然比之倒水坑、流香涧,更磅礴大气,也更旖旎多情。 山水清音,茶园秀色,凡俗的我融入这山水之中——没想到,纳山的砂仁坑,竟是此心安处! 高天之上,时常有洁白的云,在山间飘渺。想必晴光来时,花草、蓝天、茶园,又是一番景致,我又期待雨过天晴的日子了。(陈芩)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