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乡镇传真 > 正文

潭城街道:社区蝶变绽新颜 用心书写新时代

2019-09-25 15:35:09  来源:建阳新闻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走进潭城街道,一条条纵横交错、干净宽敞的道路,编织了一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一座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公园广场,点缀着城市的四面八方;一个个美景如画的小区,三五成群的居民坐在休闲长椅上,唠着家常……眼前的一切绘就出了一幅生态宜居的醉美画卷。

70年来,潭城街道奋勇前行,全力建设美丽社区,致力于打造“城市后花园”,不断优化社区功能,让市民感受到了触手可及的变化。

改善社区环境 提高服务水平

“以前,桥南社区的办公场所是一个只有三十多平米的破旧矮房,一下大雨就到处漏水。”提到社区这些年的变化,西市社区原来的老书记林静十分感慨。

这些年来,潭城街道下辖居委会不仅从原来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12个,办公场所面积也都在200平米以上,新成立的七贤社区达500多平米。不仅宽敞明亮,还配备了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各种书籍、健身器材、棋牌书画等居民文体娱乐设施及居家养老配套设备。

“政府社区活动用房的政策极大的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用心打造了环境舒适、功能齐全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林静说。

不仅社区居委会大变样,为居民提供了好环境,社区还积极引进专业化人才,以便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提到社区居委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大妈”形象,就像多年前央视综艺大观里《咱们的居委会》演绎的那样琐碎:上门修理水管、给吵架拌嘴的两口子调解、在马路上给随地吐痰的行人开罚单。

当年和林静一起奋斗过的老伙伴们,大多中年才接触社区工作,文化水平较低,日常工作都是口头传达上级工作部署,甚至开会不会做记录,是名副其实的“大妈”。

现如今社区工作者在换届选举时,对学历年龄已有专门的要求,补缺招考时也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并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平时还通过举办社区主干培训班、外出学习考察经验交流,甚至选派参加外地理论研讨班等形式,注重提升社区主干素质和思维,还鼓励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者考试,促进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化。

“大妈”的工作方式“不吃香”了,“大妈们”也在时代变迁中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如今,潭城12个社区工作人员中,有22位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青年人,为社区工作注入了鲜活的力量,也不断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

深化“大党委” 激发社区新活力

潭城街道机关一支部的党员们,抽屉里都有一本鲜红的《党员报到证》,入党两年的张凌骏笑道:“我还有一个组织---兴建社区党委。”

原来自2017年以来,潭城街道12个社区先后成立了社区“大党委”,建立了大党委共建联席工作机制。小张普通话标准,擅长播音、朗诵,已经为兴建社区党委主持过多场文艺活动。街道机关和共建单位的党员们以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就近报到,发挥特长为社区服务。

12个大党委的建立,有效推进了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整合了社区内共建单位的多方面资源优势,在党建引领下开展各种主题党日活动、潭山市民讲坛、文化理论广场、志愿服务、社会宣传等活动。

社区建设不仅力量得到壮大,工作内容也正在不断地丰富。

中南社区创办了闽北首家社区公益艺术课堂,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宗旨,创办至今已举办了葫芦丝、剪纸、插花、书法、拉丁舞、竹笛、摄影等13类艺术培训班,培训社区居民近600人次,并于2018年10月被评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

此外,西门社区的书画社、永安社区的图书漂流、七贤社区的“青春健康俱乐部”、南阳社区的“青松合唱团”、兴建社区的“科普教育基地”等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的文体服务套餐,为居民群众提供艺术性更高、参与性更强、服务质量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得到社会群众的好评点赞。

社区“大党委”这一年多来还积极参与辖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居民邻里的眼里,最直观的变化和感受就是,居住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舒适宜人了。

“以前居民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乱搭建、乱堆放、圈养鸡鸭等情况时有发生,社区工作人员的劝导和不定期清理也被当作为难人、做样子。”中南社区的老书记应芳妍说道。

老书记的一番话道出了所有社区环境现状的通病。今年,围绕街道提出的“一周一楼栋”理念,各社区大党委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的长效机制:由共建单位主动“认领”本单位的宿舍楼、退休职工楼,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家属工作,从自家开始整治,边整治边教育,带动周边居民切实增强主人翁精神,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提升小区“颜值”。

拓展社区服务功能 贴心为民办实事

家住黄花山社区的陈新阿姨已经退休十年了,当她匆匆从厦门赶回来做退休认证时,才得知现在只要通过手机APP就能完成认证。“怪我自己,不先给小徐书记打个电话,自己瞎跑。”但她很快就释然了,“现在知道也不迟,明年就用手机认证,现在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推广,居民们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动动手指就能了解社区工作的最新动态、办理日常业务。

除了服务“智能化”,社区工作者还积极探索,满足各种人群的活动需求。

有的社区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的主题活动;有开展每月25日义诊义剪、法律咨询、人大代表接访等志愿服务活动;有上门走访慰问特殊群体的“三关爱”服务;有心理咨询、居家养老、四点钟学校、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服务。还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社区群众制定“菜单”,通过群众“点单”,区直相关部门“买单”,组织志愿者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各式服务。

据悉,从今年3月份开始,街道、各村居文明实践所(站)围绕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文化服务、体育服务、科技科普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和志愿服务等,共开展了140多场文明实践活动,使居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七贤社区居委会主任陈琦介绍道:“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始终扎扎实实为民服务,使得社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时光变迁,小小的居委会悄然发生着变化:功能越来越完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从处理邻里琐碎的“婆婆妈妈”到各个方面的“大管家”,但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目标和一份关心群众的“大妈”式热心肠,永远不会改变。

70年来,为了不断促进社区的规范化发展,潭城街道从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实践培训等各个方面加强对社区的政策倾斜和投入,街道的各项工作也正是因为有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而实现了民情上下畅通,百姓安居乐业、社区和谐稳定……(杨艳 庄洁华)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08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