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聚清明,走竹林

2019-04-12 10:32:29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外,在水吉一带,还有聚清明的风俗。

聚清明,就是在清明节里,邀上八或十个姐妹,一起聚会吃饭走竹林。女人一辈子要聚清明三趟,分别为出嫁前、结婚后和做了奶奶外婆后这三个阶段。同一年龄层的人一起聚清明,不混搭。聚一趟清明为三年,三年的清明节里十个姐妹一起聚清明,中间不间断不换人,但不同阶段聚清明的人员可以不同。老人们说,聚了清明才会有亲人,“聚清明”本地方言与“聚亲人”谐音。

我在十二岁那年和小伙伴们开始聚清明,我们邀了十个同龄人。一般能邀到十个人的话就不会只邀八个人,因为十全十美是最好的。

清明节前几天,我们先商定好在谁家做吃的,然后报菜名,一人出一个菜,若有重复再调整。十个人就是十碗菜,第一碗大菜——炒底,由做东的人出,这碗菜有着特殊的含义,是必不可少的。炒底由地瓜粉丝、黄花菜、鲜笋、香菇、豆干、红萝卜、白菜心、花菜、五花肉丝、香葱等十几样菜配炒而成,所以也叫聚菜。因为这道菜寓意美好,是水吉宴席里的精品菜,它象征着幸福团圆,和睦相处,和和美美,欢聚一堂之意。正合了我们聚清明的涵意,所以一定要有这道菜。十个一起聚清明的姑娘就像十姐妹一样,亲密有加,互相帮助。男人通过歃血为盟结拜兄弟,我们女生则通过聚清明互认姐妹。

出嫁前姑娘家聚清明几个人就几道菜,而婚后的少妇们聚清明菜会更多,除了每人一个菜外,谁生了孩子要另外加菜。奶奶外婆们聚清明也有加菜的理由,得了孙子的也加菜。

姐妹们一道道菜品过去,或赞不绝口,或提建议。边吃边交流,不亦乐乎。三个女人一台戏,十个女人真是唱大戏了,只差没有把屋顶给掀翻。姑娘们聚一起,话题单纯,说的是些小儿女心事;少妇们的话题可就多啦,老公孩子公婆小姑,真是说也说不完;奶奶外婆话题更多,外加上儿子媳妇孙子。聊天中,遇有高兴事与大家分享,逢难解的生活难题有大家帮助开解,就算有伤心之事,姐妹们也一起分忧。在吃喝中开怀,在聊天中舒心,聚清明聚清明,越聚越开明啊。

吃过聚清明的午餐,还有重要活动——走竹林。竹林不仅仅属于魏晋隐士,也属于聚清明的姐妹们。我们也崇尚竹的高雅有节、清秀挺拔,宁折不弯。这也是聚清明这一民俗活动的意义所在。

聚清明,走竹林,越走越清明。

漫步青幽的竹林,听着竹露清响,让带着竹叶清香的春风,荡去一身浊气,人变得清净清明。难怪苏东坡会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林,还是团结的象征,“竹”由“个”“个”组成,缺一不可。聚清明的姐妹们,要团结互助,相互关心爱护。

走竹林,找新笋;笋出土,人出头。摸摸新出土的笋尖尖,我们也将像笋一样出人头地,生活有奔头。

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穿梭于竹林中,静谧的山野顿时活了。火红的迎春花,艳艳地点缀在翠竹间,像姑娘们的热情一样点燃春天。采一朵迎春花别于发际,互相打趣地唱起儿时的童谣:

春子花(迎春花别名),春二娘,

七姊妹挑麻瓮(袜筒)。

挑来挑去一般般,

敲锣打鼓去南山。

南山碰到一帮回恩娘,

不吃建阳菜,要吃笋子炒腌菜。(曹长美)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