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炒腊肉
2019-01-24 11:27:16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入冬,收冬笋的小贩闻迅而来,不惜血本地在小山村摆开架势,准备把冬笋——这人间美味输送到全国各地老饕们的嘴里去。在假烟、假酒,假美女,假货横行天下的时代,只有冬笋儿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本真,抱着谁也无法炮制或克隆的坚贞,恪守着本份。所以,物以稀为贵,价格也就高得让人咂舌。 藏在深山竹林厚厚泥土下冬笋像深闺美人,要寻她可不容易。挖冬笋这活儿,要体力,更要技术与经验。尽管这样,农民还是劲头十足,背着竹篓,扛上山锄,天不亮就带干粮上山,希望着能多挖点金子一样的冬笋儿,让日子过得更红火些。 有着龙鳞般壳,白玉般嫩肉的冬笋,自古就被视为菜中珍品。无论凉拌、煎炒、水煮都妙不可言。大文豪苏东坡就把笋当美食,认为吃笋的人“不瘦又不俗。 冬笋的所有吃法中,冬笋炒腊肉最好。穷村民也有臭讲究,在他们眼中,用三年的旧腊肉,四年的老红酒,炒出来的冬笋才称得上世间极品。 居家过日子的农民,冬笋一般是不会拿来吃的,逢年过节或来客人了,炒上一盘。平时只有不小心挖破了碎了的,才能成为吃货。父亲是有名的挖冬笋能手,自然我们吃到冬笋的机会,就比别人多一些。 炒冬笋前,先把笋连壳带泥地埋到烧得发红的炉灰底下煨,煨到笋壳烧焦到黑不溜秋时,趁笋儿冒着热气,剥了壳。洁白如玉的肉,微微的温,绵绵的软,浑身上下如香妃般散发香气。放砧板上切成细丝或薄片。等着大锅里正蒸着的一大木桶米饭熟了,再炒它。 要是把冬笋生生剥了壳,放到锅里用清水煮一下,这样的笋,其味就远不如用炉灰煨出来的醇厚、可人。总感觉被水煮得淡黄色的笋肉儿,绵软无力,有点像闺中眉间含愁的怨妇,带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寡淡,带着岁月笼罩下的青涩。所以有经验的农人,总是把冬笋放灶堂炉灰下去除笋的巴味。 炒冬笋适宜用烧柴火的生铁锅,黑黑的,满是烟尘的锅底下添上足足的柴草,锅热热的,腊肉在锅铲下翻飞得高兴地滋滋响着。肉里面的油炒出来后,一片片微卷起,像深秋的红叶。这时,放下几瓣蒜白,炒到焦黄时,加上笋片,蒜叶,红酒。又一阵叮当爆炒,锅里冒出白色的烟雾,温暖而浓烈的香气丝丝缕缕弥散开来。最后薄薄地勾芡一层淀粉,一大盘活色生香的冬笋炒腊肉出锅了。 青的蒜,松明一样赤红的肉,米黄色的笋片,冒着热气地躲在一层半透明的奶色定粉里。仿佛庭前花开,月满清照;或如雾里的花朵,月夜下的羊脂玉,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这是上苍在寒冷冬天给寂莫红尘送来的佳肴。更是生活给山民馈赠的一份厚重礼物。 这样的菜看上一眼,就让人欲罢不能,胃口大开。马上端来一大海碗雪白米饭,来不及坐下,就如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样,站在木桌前,狼吞虎咽起这乡村特有的美食,心急点的人,差点连舌头也和着冬笋炒腊肉一起吞咽下肚去……(陈理华)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