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亭书院兴废录
2018-11-07 11:44:33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元至正元年(1341),建宁府通判刘伯颜应朱子五世孙朱沂之请,修建考亭书院,重新建起“文公祠堂”,虞集撰《考亭书院重建文公祠堂记》,有记述其兴建始末: 至正元年辛巳,通守刘侯伯颜至郡且二年矣,文雅乐善,以学校之事为己任,知无不为。文公之五世孙沂以考亭之事告诸通守,通守曰:“是吾职也。”乃辍他学之羡,积得中统钞千五百缗,以属诸县典史陈德敬共其事,与山长朱汝舜、直学张隆祖会邑人士而告以侯意,咸曰:“此吾党小子愿执事焉,第俟公府为之先尔。”翕然趋劝,而共作新之,加葺更造,悉视其所宜而不敢过,自堂徂基亦既合矣,而新作文公祠堂…… 至正二十五年(1365),郡判方逢辰、建阳令郭瑛扩建考亭书院,“复相与规划”,增田五百亩,创办义学。祠田之租入可供祭祀之用,可供养诸生,考亭书院一时书声琅琅。 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建阳暴发特大水灾,地处溪水边的考亭书院被大水冲毁。宣德壬子年(1432),建阳知县何景春重建考亭书院。天顺六年(1462)推官胡缉重修,彼时,考亭八世孙朱洵首先响应,邑中士人也慷慨解囊以助。书院“中为明伦堂,堂前为厅事,后为诸生宿舍”。此外,胡缉重建当年朱子的“天光云影亭”,并撰铭文,在亭中立“半亩方塘”诗刻碑。 明王朝永乐元年(1403)后,以一省为一道。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这些从中央下来巡按的御史官们读朱子之书,来到福建经过考亭时,此山此水此情此景,自然涌起万般感叹。由此,形成了明代御史官不断重修考亭书院的记录。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