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朱熹文化 > 正文

朱子对佛老思想的批判、鉴别与吸收

2018-08-31 15:06:0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朱子在研究理学过程中,对佛老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吸收,创造性地兼容佛、道,汲取了佛、道两家的合理因素,以之作为构建儒学形态的新要素,为理学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思辨基础。

(一)朱子对佛学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从唐中期到南宋,有两种思潮比较突出:一是许多儒学大师,寻找把禅学、道家学说中的基本理论融入儒学中去解释的途径,力求形成一种合适中国的新佛教或新道教,以之作为新的安身立命的价值观。二是极力反对和否定佛、道学说,保持孔孟儒学的原貌,倡导排佛(道)保儒,力求在原来的基础上保持儒学的主流地位。

朱子二十四岁时,在李侗的启发下,经同安任职实践而感悟,了解了佛学的不足之处,得出“释氏言空,儒家言实;释氏主无,儒家主有;释氏事虚幻,儒家实在”的理论。尤其意识到佛家无君无父的思想,与儒家提倡的孝道、亲情矛盾不可调和,这些使朱子从根本上摆脱了佛学框架。但是,朱子并没有全盘否定佛家学说,而是批判吸收,另辟蹊径,把魏晋以来以佛道为宗,援儒入道、援儒入佛传统的思想路径转向以儒为宗,实现援道入儒、援佛入儒的转变。这改变了魏晋以来的学术方向,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朱子的援佛入儒,是在坚持儒学基本原则下对佛学的批判接受。《杂学辩》是反映朱子完整的批判佛学思想体系的著作,在这本书里,朱子既实现对自身禅风的彻底清算,又对现实的社会思潮进行抨击。

朱子在整体上辨析佛学原理和儒学的不同,对随意用佛学的观点来比附儒家的原则的现象作了猛烈抨击,但是对佛学的某些积极因素还是保持保留态度,并汲取进他的理学体系。朱子本人有很深的佛学素养,他的著作中出现许多禅语,如“静虚”“虚明”“物我一理”“心之体用”等,其中“物我一理”的佛性学说、“要妙处”的禅功夫直接为朱子理学的“心性论”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朱子还把佛学思辨结构要素,融入理学体系中,完善儒家的哲学思想结构。如朱子的“理一分殊”启于李侗,源于佛学。佛家认为“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佛性。朱子在阐发“理一分殊”时,就引用了佛教“月印万川”的例子。佛学严密的本体思辨色彩为朱子理学本体论的建构增添了绚丽多彩的光辉。

(二)朱子对道家思想的鉴别和吸收

《易经》是一部古老的哲学典籍,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部自然哲学著作,被推为“群经之首”。《易经》多释卜辞,主旨是仰观天象、俯察人事,被道、儒二家同视为经典。理学家引《易》入儒,强调阴阳动静“互为其根”,成始成终,是人类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为了阐明《易经》的本义,朱子撰《周易本义》,并奠定了朱子“生命宇宙观”的基础。

朱子认为儒家与道家最大分歧是道家的“无为”思想与儒家的经世致用价值观难以调和。但是,除价值观分歧之外,朱子对道家“崇尚自然”“效法天地”持赞赏的态度。朱子认为,庄子的“道”无所不在,“万物殊理”就隐含着“理一分殊”的思想,“庖丁解牛”是“理”这一范畴的来源,并从这一寓言中得到启发,引出“理”为条理,“文路子”之意,进而推广为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这成了“理”的哲学思辨。

“道”是道家的重要哲学概念,老子《道德经》开篇就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体现出“无”的状态。朱子认同这个观点,认为道家的“道”与理学的“理”都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自然的本然之性。朱子继承道家思想,高度重视天地万物的理论。他说:“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也。”即道家的“道”与理学的“理”其实是相同的,都指自然的本体,所以理学家说“天地与我身只是一团物事”。

此外,朱子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吸取合理成分。有学者考证,朱子的“太极”“理”与道家讲的统摄万物的“元”有相似之处,而理学家的“敬”“静”“灭人欲”与道家的“主静去欲”也一脉相承,象数学成为朱子理学的理论资源。朱子从周敦颐《太极图》、邵雍《先天图》、朱震《汉上易卦图》等理论中汲取养分,以此构建其理学思想体系。

虽然道、儒二家都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但道家与《易经》中的“道”更强调自然法则的本色。而理学家以“道”为本体,甚至说“道”就是“理”,进而赋予“道”与“理”更多的人文内涵。朱子把道家与理学先贤的观点融合起来解释:“道”,是仁义礼乐的总名,甚至从社会的角度,把“道”视为日用常行的原则、准则。他还认为:“道”就是“理”。道,就是古今共同的缘由及必须遵守的道理,从而把“道”这个本体从“天上”放到“人间”,为现实的儒学提供了实践的根据。

(摘自《朱子文化简明读本》 福建教育出版社 黄靓 整理)

交朋友贵乎信也

释 文:交朋友应当诚信,说到就要做到。 时代价值:诚信 画 解:信守承诺

文:交朋友应当诚信,说到就要做到。

时代价值:诚信

画 解:信守承诺

朱子在《小学》中,讲了这么一则故事:

包拯在任开封府府尹时,有个人到衙门来告状。自称他有个朋友死了,生前曾经把上百两银子寄在他那里,如今好不容易找到朋友的儿子想把金子还给朋友的儿子,谁知这小伙子却不肯接受。他到开封府来就是想请包公把朋友的儿子招来,想把这笔钱当面交还。于是包公把他朋友的儿子叫到衙门来。不料,他朋友的儿子还是推托,说没听说过父亲生前把钱寄在别人那里,所以不能收!于是两人就在开封府中争执不已。这边说,这钱是你的,我必须遵守当年的承诺,请您收下;那边说,这钱不是我的,我爹生前没对我说过这事,我不能收。双方一直推来推去。包公平生断案无数,但面对一个是信守承诺而不欺,一个是诚实而不贪婪之人,这个案子该如何了断,却让他犯了难……

朱子曰

信者,言之有实也。(《论语集注·而学》)

言而不践,则是不信。(《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与长子之受之》)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