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化龙桥上投粽子

2018-08-01 16:56:42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的家乡莒口镇长埂村,村口有一座桥叫化龙桥,它与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有着很深的渊源。

据家乡的老人讲,朱熹在担任皇帝侍讲期间,得罪了当朝大奸臣韩侂胄,韩侂胄不断向皇帝奏本,说朱熹的理学是“伪学”,于是皇帝免了朱熹的职。韩侂胄还不放过朱熹,派人一路追杀,朱熹日夜兼程跑回建阳,在云谷山下长埂村,有一老者教他用蜂蜜在村口的桥上写了“日在云谷,夜入西山”八个大字而脱险。原因是蚂蚁吃糖越聚越多,排成了字,官差误认为朱熹一定是天地神仙相助,从而放弃了对他的捉捕。

现在的化龙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采用中国传统工艺建成的石拱桥,桥的造型与闻名中外的赵州桥相似,儿时的我见证了化龙桥的建造过程,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座石拱桥还是依然坚固无比,它是小山村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

现在的我常常记起儿时端午节这天,长埂村的老人们在化龙桥上怀念、祭奠屈原的民间习俗。

端午节这天清早,在长埂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会穿戴整齐,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的化龙桥上,一手拿着粽子,一手拿着香烛,然后一字排开地站在化龙桥上焚香点烛,口中念着经文,祈求屈原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们安居乐业……

经文诵读完毕后,老人们眼里包含着泪花,将手中亲手包好的粽子投入化龙桥下的河水中,寄托哀思。

几千年以后的今天,在一个小小的山村里,人们仍然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念念不忘,是因为他那坚贞不渝的节操,以及追寻真理的精神。他在一次次遭受打击、排挤和迫害后,仍然怀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明知忠贞耿直、坚持真理,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

我想以上这些,正是让人们永远怀念和景仰屈原的原因吧!(陈建平)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