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野生杨梅的记忆

2018-06-05 15:26: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张桂辉

杨梅,是我国特产水果之一。近年来,不少地方争相办起了旨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杨梅节。这不,前些天福建省龙海市举办了首届杨梅文化节暨第二届美食文化节,现场精彩纷呈,既有杨梅大胃王比赛,也有杨梅大比拼,还有杨梅采摘游等。得知这一消息,唤醒我对野生杨梅的记忆。

杨梅,不像樱桃那样细皮嫩肉、艳如骊珠,却有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民间则认为,杨梅具有提神生津、止渴解暑、健脾开胃、利尿止泻等功效。而据有关部门测定,杨梅富含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以及其他多种有益人体的成分。因而,素有“果中玛瑙”之誉,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夏季水果。

杨梅,生长在中国大部地区,成熟于初夏时节。不论野生的,还是种植的,长相都呈圆球形,直径约两三厘米不等。论口感,人工种植的要比野生的好一些。可是,我记忆深刻、念念不忘的,还是野生杨梅。

野生杨梅,个头虽然比种植的小,但肉厚汁多、核小色艳、酸中有甜、滋味独特。但凡有点经验的人,不用手摸,只需眼看,就知道熟或没熟——紫红色十成熟、鲜红色八成熟、浅红色五成熟,且成熟度越高,吃起来就越甜。反之,则越酸。

我第一次上山采摘野生杨梅,是少年时代。那时,我家刚刚从沿海莆田移居闽北建阳。这里林茂粮丰,只要勤劳肯干,不愁没有饭吃。只是,水果不如莆田多。一天,我在与几个小朋友玩耍说到水果话题时,一个比我小几岁、名叫茶香的女孩不无自豪地说,“再过几个月,到了端午节,我带你们上山采杨梅,让你们吃个饱,撑破你们的肚皮!”


翌年端午节的头天上午,茶香果然上门邀我们上山采杨梅。我们要去的后山,树木茂盛、淌绿滴翠,置身其中,如同投入绿色海洋。只是,山路蜿蜒,坎坷不平。我们几个小伙伴,背着柴刀,挎着篓子,走走停停,说说笑笑,约半小时就到了茶香熟悉的杨梅树跟前。抬眼望去,一大一小两棵相距不远的杨梅树上,星星点点挂着不少杨梅。顿时,口水横溢、浑身是劲。我二话不说,猴子一般,手脚并用,爬上那棵大树,但见一树的杨梅,个头略比弹子跳棋大一点。我喜出望外,专挑够得着、泛了红的采,只顾自己一饱口福,全然忘了树下有人翘首以待……

杨梅不像葡萄那样,一串一串的往下垂,而是一个一个紧挨着,“粘”在树梢的细枝末节上。不论个数多寡,周边或多或少都有叶片围着它们、护着它们。野生杨梅,个头偏小,味道偏酸。正所谓,“未尝先说齿流涎”。尤其是不太熟的,酸得人掉眼泪,酸得人“丢”牙齿。因此,有人连核一道吞进肚里。在我眼里,野生杨梅再酸,也是大自然的恩赐。之后几年,那个叫“鹅峰”的小山村周边几座山上,但凡“小有名气”的杨梅树下,都留下我们童年活泼的身影、幼稚愉悦的笑声。

“五月杨梅红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这是宋代著名诗人平可正赞美杨梅的诗句。杨梅除了生食,还可以晒杨梅干、泡杨梅酒。小时候,嘴巴馋,往往没等杨梅成熟就摘来吃了,虽然又涩又酸,却也嚼得津津有味。野生杨梅的那种酸,能“随汁潜入心”,可“烙在记忆里”——无论何时,只要一提起它,那酸味就会在味蕾间“复活”起来、“躁动”起来,引得你直咽口水。不管你信不信,野生杨梅的酸味,真是刻骨铭心的。自然,也是人工种植的杨梅无可比拟的。

野生杨梅成熟的季节,正是蛇类等动物繁殖的时节。闽北山区有种毒蛇,学名“尖吻蝮”,俗称“五步蛇”,因其身体呈棕黑色,蜷缩一团时,近似于枯叶,不容易被发现。上山采杨梅,若被其咬到,治疗不及时,不是送命,便是残疾。据我所知,当地就有几个这样的“不幸儿”。一次,打过仗负过伤的父亲带我上山采杨梅时,特意提到毒蛇。他说:“毒蛇就像隐藏着的敌人。你看不见它,它看得见你。不小心,不警惕,说不定就被它伤害了。”

父亲的这些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并由此得到一点警示,采野生杨梅也好,做其他事情也罢,都要谨慎些,切忌太大意。否则,就可能得意忘形、埋下祸根,甚或付出代价、乐极生悲。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