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小龙灯
2018-02-13 11:49:13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陈 芩 龙,春分登天,秋分入渊。它是华夏民族的图腾。 麻沙一带的村落,儿童们自己会扎一种小龙,叫稻草龙。秋天,稻子收割后,稻草一垛一垛的码在田野里。一入冬,乡村的孩童们,寻得一片稻田,将一垛一垛的稻草快速的拎起,往往有田鼠。于是,玩一场打老鼠的游戏后,将稻草带回家扎小龙。 稻草捆扎成一束一束的,用小竹子或是小木棍撑着,再将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上面点上香,一排孩子举着走,就是稻草小龙了。 孩子们举着稻草小龙,不是舞动,而是在行走中高喊。 孩子们围着你家厅堂的饭桌绕一圈,高喊:吉祥,吉祥,吃好喝好有梦想。 围着你家的猪圈绕一圈,高喊:发财,发财,保佑你的猪明年300百斤出栏。 村里的剃头店、打铁店、饮食店等,更是孩子们爱去的地方,一到这些小店里,主人们总是高兴地迎接着,希望孩子们大声的叫喊“吉祥”和“发财”。 每到这时,举着小龙灯的孩子总是仰着头,扯着脖子放大自己的嗓门,他们的喊叫声布满了冬季的天空。主人则会包上一个红包,放上一串鞭炮作为答谢。 据大人们说,大人的龙灯若是遇上孩子们的稻草小龙,还得避让。原因是,小龙是稻草扎的,稻草来自土地,土地是万物之父,而稻谷是食物之母。 临近年关,小孩们十几个凑在一起,选出两个队长,一位管协调,一位管财务。扎小龙、定日子、发请柬,大家分头忙开了,定下的日子一到,晚上按照安排好的线路,出发。“吉祥”和“发财”伴随着稻草小龙响遍了小村。他们的喜悦和意绪也感染了大人,于是,大人们也喊“吉祥、吉祥”“发财、发财”。喊声由此及彼,传得很远很远。一年生活中的心酸和劳累,遇上这群天真的孩子,在“吉祥”和“发财”声中,全都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是对来年的期盼和憧憬。 听着他们的叫喊,总觉得这样的童谣,加上一些修饰和连缀就是诗,是生活中创造的诗。翻开《诗经》这样的诗很多很多。先民们把生活、爱情、劳动、娱乐写入诗歌,我们在《桃夭》中看到婚宴的喜庆,在《无羊》中读到悠扬的牧歌,在《芣苢》中感受采摘之乐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养育了一方人。我们的心里,总有那挥之不去的场景,那熟悉的和遥远的便成为我们内心世界的永恒,给心灵以滋润和慰藉。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生命的树上,雕了一枝花。谢落在我的怀里,我轻轻的压在心上”。儿时的种种回忆就是生命树上的花朵,谢落在自己的怀里,轻轻的压在自己的心上。 所以,年少的生命之树,开满很多花朵。 每一个人,都会怀念过往。不是因为那时太美好,而是因为那时很年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