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湖:灾后重建展新姿 百姓安居乐开颜
2018-02-06 15:17:23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安居 安置区建设高标准实施 安居,是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起点。 灾后第一时间,小湖镇党委、政府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每个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临时医疗”。 村里一顶顶蓝色的帐篷,乡镇会议室里一排排凉席,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小湖镇党委政府将群众重建家园的急切希望扛在肩上,下墘村地灾安置区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在小湖镇紧锣密鼓地实施,统筹推进。 坚持科学规划,安全选址这一重要原则,安置区的选址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避开行洪通道,严格落实工程质量标准。 小湖镇党委、政府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异地搬迁和应急排水工程资金及时兑现到群众手中,全面保障安置区建筑材料供应,住建局下派的干部和镇里“田秀才”、“土专家”,在重建现场倾力指导…… 安置区建设优先加快推进,凭着这样的干劲,今年春节前,安置区一期住户将搬进新居,过个温暖欢乐的节日。 与此同时,小湖镇的16个行政村同步规划并先后完成了防灾应急避难点建设,完善了防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乐业 增强群众增收能力 解决受灾群众的长远生计,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民增收能力,是小湖镇在推进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重点任务。 小湖镇将灾后重建、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各村结合自然生态、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等实际,因地制宜规划符合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 葛墩村着力发展高山度假旅游,以农业观光、农园体验、民俗休闲、乡村度假、老年康养、农场认种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在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 大湖村、秦溪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利用水仙茶发源地的优势,打造水仙茶品牌,建设生态茶村,通过整体推进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让群众住在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丽新村。 祝中村、马坑村等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发展红糖、杨梅、桔柚等特色产业,实现种植业规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蒸蒸日上。同时,引进贵稀堂建盏基地建设项目,文创旅游初显成效。一二三产业互动相融,主导产业支撑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小湖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