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2018-01-09 16:19:54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节气如挂在季节枝头上的一朵朵花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盛开,冬至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朵。 冬至我们叫它“冬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 在盛产稻谷的闽北,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圆,贺冬”。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都说冬至大如年,在这大吉大利之日,乡民们是要庆祝一翻的。拿什么来庆祝呢?在盛产稻谷的闽北,冬至这天,家家户户以吃汤圆来贺冬…… 快到冬至时,家里的男人就要把秋收得来的上好糯谷挑到水碓里碓成白白胖胖的糯米。 到了冬至前一天,主妇们就着手准备做汤圆了。她们先把糯米浸上清水,直到糯米发白变软,再用石磨磨成米浆,磨时在磨口处套上一个白布袋,让浆水流进袋子里。磨好后,把布袋口扎紧,掀起上面一片磨盘,将装满米浆的布袋放上,压上那一片石磨,挤去水份,使之成为固体米浆。天还未亮,妇女们早早起来,把它搓成一个个如鸽子蛋大小的丸子,放在一块干净的米筛上。然后生火,此时村落里炊烟四起,炊烟轻如薄纱,迷朦在瓦楞上;鸟儿也开始叽叽喳喳在院落中的树枝上盘旋,飞来飞去,迎接着冬日阳光的升起。 水滚开,放入汤圆,汤水几滚过后,那些原本浮浮沉沉的汤圆,全都飘浮在热气腾腾的水面上,好像岁月河面上的一枚枚玉珠儿,带了冬至而归。 煮熟的汤圆捞起,放红糖的叫“金圆”,拌白糖的就叫“银圆”。它们代表着金银满仓的意思,吃上一个让人回味无穷。这冬至的汤圆就是农人辛勤作一年温暖的向往,和汗水付出的最美回报。 煮好的汤圆要先敬天、敬神、敬祖宗,再合家围在一起和和美美,圆圆满满地吃汤圆。 “夏至不替人,冬节不找伙”(意思是说夏至这天日子最长,不去帮别人做事,冬至这天日子最短,不去找人来帮工。)乡民的一句话就把一年中最长日和最短日都说得明明白白。 在距离太阳最远的冬至之日里,在万物凋零,寒风凛冽中,自然界里寒风习习,冰天雪地。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过着有些臃肿笨拙的日子,在一个个白白胖胖汤圆的滋润下,心里却温暖如春。(陈理华)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