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朱熹文化 > 正文

朱熹与建阳(4)晚年定居考亭 创考亭学派

2017-02-27 20:08:31 刘建 来源:大潭先贤  责任编辑:建阳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晚年定居考亭 创考亭学派】

——摘自《大潭乡贤》 

 

建阳考亭沧洲,朱熹最后的脚步,停息在这里。

朱熹11岁时,曾随父朱松到建阳考亭拜访陈氏好友。朱松爱此青山绿水,对朱熹说“考亭溪山清邃,它年可以卜居”,这句话始终影响朱熹。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年过花甲的朱熹在漳州任上接到长子朱塾病逝的噩耗后,老泪纵横,决定告老还乡。

然而,故乡在那里?

婺源是朱熹祖籍,尤溪是朱熹出生地,建瓯、五夫是朱熹寓居地,使他眷恋不舍的还是建阳考亭。考亭是父亲生前欲卜居之地,为了却先父的意愿,朱熹最后选择了考亭。

绍熙三年(1192),朱熹葬长子朱塾于莒口大同山北麓。

考亭位于建阳县城关西门外5里处。朱熹在此购得旧屋,改建新居。青山作屏溪水环绕,房前屋后翠竹掩映,朱熹取名为“竹林精舍”。

朱熹定居考亭后,朱熹的崇拜者不断前来求教。朱熹于是在住宅之东另建新屋,并将竹林精舍更名为沧洲精舍。在当时学子眼里,沧洲精舍是“煌煌上庠”,“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前来求学”。沧洲精舍有严格的学规,朱熹将其手制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亦用于此,并书《沧洲精舍谕学者》,谆谆教导四方学子。

朱熹沧洲精舍,在当时世人眼里,是一所高等学府,学予均以到过考亭,亲身受过朱熹的教化为荣。

是时有许多知名学者远道而来求学于朱熹门下,如江州务安王阮、江西余干赵崇度。最使朱熹感到自豪的是一些“陆门弟子”也前来师事于他。陆九渊于1193年去世,包约、包扬、包逊兄弟等“领生徒十四人”来考亭,“执弟子礼”(《宋元学案》)。到考亭向朱熹请教的还有江西永修人李燔。李燔回去后任庐山白鹿洞书院堂长,成为宣扬朱熹理学的中坚骨干。可以说,宋时我国有一批理学家先后聚首在考亭沧洲精舍,到相切磋学问,把宋代哲学思想水平向前推进了一步。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朱熹在建阳考亭立帷讲学之后,建阳教育进入历史上最兴盛的“黄金时期”。“潭阳七贤”、“蔡氏九儒”等人,也都相继在邑中办起书院,是时“书院林立,讲帷相望”,“家有弦诵之声,人有青云之志”。建溪河畔书声琅琅,为中国教育史添上一道光彩夺目的风景线。

朱熹在建阳创立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人才荟萃,读书风气浓厚,前人曾以“明星在天灯影烂,满城书声起夜半”诗句颂之。出现了潭阳七贤、蔡氏九儒等一批理学家,据《闽学源流》(刘树勋主编)载,朱熹门人中有姓氏可考的门人共511人。

邹鲁与潭阳是如此遥远,潭阳因之誉为“小邹鲁”、“南闽阙里”。

然而好景不长。庆元年间,阴风刮起,朱熹之学诬为“伪学”。此时不少门生望而生畏,离开了考亭,精舍门庭冷落。朱熹对仕途险恶,人情淡薄有了进一步的体会。这不是朱子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个时代的无奈。

一个人的品格,往往是在逆境中更容易得到表现。朱熹依然不知疲倦地撰写尚未完稿的《诗集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朱熹年过古稀,心力交瘁,自然规律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朱熹感到自己大限已到,对生死他向来达观,如孔夫子言,“朝闻道,夕死可也”。然而他仍然念念不忘未完的著作,其对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真可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庆元六年(1200)春,朱熹看着十年前南城一位朋友给他画的像。再回头照照镜子,发现自己苍老了许多.不胜感叹,口占七绝一首:

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

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今日付残编。

此后朱熹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左眼已瞎,右眼视力也极差,所见之物皆模模糊糊,加之左臂疼痛,不能上举,这位坚强的老者终于躺在病榻之上。

同年三月初六,朱熹挣扎着起床,在家人和门生叶味道等人的挽扶下,抱病修改《大学•诚意》章。

三天之后,三月初九日,朱熹,一位集理学之大成者,一代学界泰斗,终于离开熙熙攘攘的人间,与世长辞。

朱熹终老考亭后,与夫人刘氏一起安息在黄坑大林谷。(羽公刘建)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