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那边红一角
2017-02-27 11:43:34 来源: 责任编辑:建阳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红土地•苏区巡礼 建水那边红一角 建阳地处闽北地理中心,武夷山南麓。东邻松溪、政和,南接建瓯、顺昌,西连邵武、光泽,北界武夷山、浦城。别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1949年5月11日建阳解放后,两度为地区行署所在地,1994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下辖8个镇、3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93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总人口33.92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回、苗、壮、蒙、侗等21个少数民族,约5600多人。境内山脉纵横交错,河流众多,闽江建溪上游的崇阳溪、麻阳溪、南浦溪贯穿之间,素有“闽北粮仓”、“嘉禾之乡”、“林海竹乡”美称。 建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华天宝。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作、繁衍、生息。建阳史称是朱熹、蔡元定、刘爚、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贤过化”之乡。与孔子齐名的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长期在建阳兴办书院,创建了“闽学”,逝世后安葬于此,建阳因之称为“朱熹故里”和“南闽阙里”。宋代以来麻沙、书坊雕版印刷全国闻名,“建本”图书远销海内外,是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有“图书之府”美称。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系建阳童游人。建阳水吉、池中、后井一带曾是南宋时期八大名窑址之一,这里出产的以兔毫盏为代表的黑釉瓷.被誉为“瓷坛明珠”。 建阳是块革命的“红土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之一,闽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中央苏区县。这一时期,在今建阳境内活动的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组织最多时有110个,其中县级8个,区级12个,乡级90个,苏区总人口55000人,占当时建阳县总人口的52%,红色区域面积占今建阳辖区面积的四分之三。中共建阳县委、县苏是当时闽北基层党组织、政权组织建立最完整、持续时间最长的县委、县苏之一。 建阳苏区为中央苏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组织的稳固和扩大,为闽北革命根据地“红旗不倒”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