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朱熹文化 > 正文

朱熹与建阳(2)青年贯建阳籍科考

2017-01-16 19:58:36 刘建 来源:大潭先贤  责任编辑:建阳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青年贯建阳籍科考】

——摘自《大潭乡贤》 

 

《徽州府志——朱熹传》记载:“绍兴十七年(1147)秋,(朱熹)贯建阳籍,请建州乡举”。贯,在此为“籍贯”之意,这说明朱熹参加乡试时自报的籍贯是建阳籍。

朱熹乡举得中,翌年参加御试,又金榜题名,与王佐同榜。《王佐榜进士题名录》记载十分明确:

“第五甲,第九十人,朱熹。本贯建州(府)建阳县群玉乡三桂里,父为户”。

海内外研究朱熹者众多,尚未有人否认朱熹以“建阳籍”报考进士一事。同上述记载相吻合的史籍尚有清朱玉编《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一册卷一《题赞》)、《徽州府志》《朱子简明年谱》(万文库丛书单行本)、《紫阳朱氏建安谱》明嘉靖年间《建阳县志》等等。

朱熹为何自报“建阳县群玉乡三桂里(即今考亭)为籍贯,得由朱熹身世说起。

历史上一个多事之秋,仕途失意的朱松从政和避兵难,寓居在尤溪水南毓秀峰下好友郑氏家中。妻祝氏在郑氏草堂生下一男儿。父亲希望此儿有光明、有作为,取名为“熹”。朱熹享受父爱庇护的时间太短了。5岁入学,8岁随父寓居建州(今建瓯)环溪精舍。14岁,父亲朱松就撒手人寰,临终含泪将朱熹母子托付给崇安老友刘子羽、刘子翚、刘勉之三人。并对朱熹说,“吾快死了,你要像对父亲一样对他们,听从他们的教诲,这样我死也无憾了。” 此后朱熹随母移居崇安五夫里。

刘勉之原居崇安白水,在太学归家后便移居建阳考亭萧屯,即是现今破石(璞石)村。

刘勉之对朱熹疼爱有加。转眼间朱熹17岁了,到了古代男子娶妻的年龄。刘勉之小女刘清四,与朱熹年纪正相当,经人与住在崇安五夫的朱熹母亲祝氏夫人说合,定下了这门儿女亲事。

绍兴十六年(1146)朱熹与刘清四成婚,一条大红绸带,将朱熹栓到建阳萧屯。人说女婿如半子,也许这是朱熹以“建阳籍”报考主要原因。(羽公刘建)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