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力量
2016-10-24 15:46:37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八十年,神州换新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经济到社会,从军事到科技,无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一不变的是烽火年代传承下来的那种坚定理想与信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它,展示了红军官兵的牺牲精神。回首往事,追忆长征,是什么使红军战士披荆斩棘、爬山涉水,是什么精神让一批批红军战士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一个重要的精神法宝--坚定不移的理想、坚不可摧的信念。 人要有精神。大量事实证明:理想的支撑是坚固的,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二万五千里的奋斗历程中,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多少工农红军,为了革命事业的圆满成功,勇往直前、死而后已……所有这些,都与他们有着饱满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密不可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庐山人民武装部任秘书。1978年8月1日上午,杨成武副总参谋长在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张力雄、福州军区炮兵政治委员沈仲文等首长的陪同下,从原福州军区庐山"五一疗养院"来到庐山人武部,与官兵们一起欢度建军节。在人武部二楼会议室,杨副总长先是嘘寒问暖,继而用略带闽西口音的普通话说: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1周年纪念日,我们的军队已经走过51年历程了。接着,他兴致勃勃,从南昌起义,下长汀、龙岩、上井冈山,到回师福建、转战湘赣、五次反"围剿";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以及当时的国情、军情等,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在谈到1935年5月底飞夺泸定桥时,杨副总长放缓了语速:我们这个团(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黄开湘任团长、杨成武任政委)一天行军240里,打了3个仗,架了2座桥,吃了一餐粥。靠什么?靠的就是指战员们英勇顽强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 以湘江战役为例。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边上,遭遇了撤出中央苏区以来打得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仗--湘江战役。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湘江战役中,有一支为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断后的英勇之师,打得尤为惨烈,几乎全军覆没。它就是红5军团第34师。师长陈树湘、政治委员程翠林,下辖第100、第101、第102团,每团约1700人,全师近6000人。在这一战役中,红军主力西进后,敌军如飞蝗般扑来,切断了红34师到江边的通道。这支能攻善守、不畏恶仗的部队与敌血战数日,拼到弹尽粮绝。全师近6000名将士,在年仅29岁的师长陈树湘率领下,怀着我军必胜、正义必胜的信念,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拼到弹尽粮绝,后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陈树湘身负重伤被俘后,乘敌不备在担架上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最后该师仅剩下100多人,跟着师参谋长王光道和第101团团长严凤才,坚持山区游击战,终因寡不敌众,大都壮烈牺牲于湘江战役,是红军辉煌的英雄诗篇。军旅作家项小米,曾经在《祭礼湘江无字碑》中,饱含深情地写道:"这些出身贫寒,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身躯,一样的热血,一样地知道冷暖饥饿,一样地惧怕伤痛和死亡,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们俯下身去,将自己的满腔鲜血和身躯碾碎为滚滚历史车轮下的尘土。"是呀,战争年代无数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砍头只当风吹帽",捐躯甘化为尘土,一个重要的内因是怀有诸如"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当年,红军官兵之所以能够用血肉之躯谱写出空前绝后、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既得益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得益于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长征胜利80周年了。今天,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犹如一场波澜壮阔的新长征。在漫漫征途上,有艰难,也有诱惑;有鲜花,也有陷阱。有的人,经不起诱惑,掉进了陷阱;有的人,耐不住艰辛,屈膝于诱惑……抛开复杂外因不论,单从内因角度分析,归根到底与缺少坚定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 长征胜利的事实雄辩证明:信念的力量如钢似铁。换句话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之源,是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法宝。在筑就中国梦征途上,还可能出现坎坎坷坷;在未来的奋斗岁月中,也难免遇到风风雨雨。每一个党政干部,不论资历深浅、职位高低;每一个公职人员,无论能力强弱、贡献大小,在坚定理想信念这个关键问题上,一刻不得放松,丝毫不可含糊。相反,既要持之以恒,更要精心浇灌,让信念的种子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这样,才是对长征胜利的最好纪念;这样,才能像红军将士那样,所向披靡,勇往直前。(张桂辉)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