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乡镇传真 > 正文

全域旅游绘制美丽新黄坑

2016-10-09 14:42:37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阳区黄坑镇着力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纪实

绿色,是黄坑深厚的底色;境内山峦叠嶂,千峰竞秀,溪壑纵横,飞瀑流泉,形态各异的峡谷、瀑布、奇山、怪石、秀水与得天独厚的林海资源交相辉映,仿若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

绿色,是黄坑守护的底线;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镇上下共识,绿色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打造全域旅游,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深入人心。

近年来,黄坑镇党委、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黄坑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建设,优化规划设计,强化融合发展,促进共建共享,黄坑全域旅游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总体规划:对旅游“高看一眼”

这些年,黄坑镇党委、政府在编制、完善总体规划时,着眼于发展旅游事业,从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做起。在闽北乡镇中第一个实施镇区主街道路“白改黑”,使之成为一条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街区;建起了嘉禾音乐喷泉广场、朱子文化公园、集镇防洪堤休闲健身步道、集镇夜景工程、美丽乡村建设……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村更美。不经意间,当地居民发现,操着各地口音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镇里的小客栈、土菜馆常常爆满。

发现这个天赐的商机,黄坑镇党委、政府顺势而为,聘请浙江远见旅游规划专家对全镇进行科学系统地规划布局。目标锁定,箭已上弦。镇党委、政府以史无前例的力度打出环境治理组合拳;卫生整治,“治”出了旅游发展的新环境;植树绿化,“化”出了旅游发展的新景色;征迁拆违,“拆”出了旅游发展的新空间。一个个新举措,改善了全域生态环境。黄坑镇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经过上级旅游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全镇上下实干拼创,先后荣获了“福建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

新一届镇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镇党委书记周春林在多个场合强调,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民生。镇长蓝忠明提出,加快“旅游+X”发展,加速黄坑旅游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

镇村两级领导围绕全域旅游发声发力。

思路决定出路。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1234黄坑梦想”新思路,即把握一条主线: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围绕两个主题:打造中国?黄坑朱子理学文化主要基地和中国?黄坑鲜花谷蜜蜂小镇;突出三大产业:旅游产业、蜜蜂产业和竹茶产业;打造四个特色:宋小蜜蜜蜂特色文化产业园,建阳区竹循环经济特色产业园黄坑分园、高山特色茶旅和乡村特色民宿。

蓝图绘就,措施跟进。在具体行动层面,黄坑镇又拿出了哪些实招?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黄坑镇旅游总体规划》,构建起“集镇—中心村—特色村”的空间结构体系。以景点的要求建设镇村,打造处处有风景、时时见风景的全域大景区,编制了20多项“大美黄坑”建设相关子规划。二是推进项目建设。秉持“不以规模拼大小,而以品质论高低”的发展理念,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投资3800万元,建设黄坑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朱子纪念馆、朱熹墓附属保护工程……。三是狠抓招商选资。坚持“招新引优,招大引强”,紧盯名企强企开展招商,制定“选智”与“选资”的高标准,着力引进宋小蜜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一流科技与优质资本,助力黄坑全域旅游跨跃式发展。四是生态环境整治。在不惜年减少税收400万元,关闭2家高消耗有污染企业的基础上,引导企业技改,杜绝冒浓烟、出污水。五是营造良好环境。镇党委、政府出台一个个实招,对困难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由镇领导联系挂点组成帮扶小组,每月召开困难企业恳谈会,现场办公,排忧解难。

镇党委、政府鼓励“撑腰”,全镇各级各单位合力助推,黄坑全域旅游渐入佳境。

产业融合:借旅游“跨界一回”

或采摘西红柿、黄瓜,或嬉戏观光,或合影留念……东方红现代农业观光园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在这里,游客亲近自然,果农喜获丰收。

长见村是黄坑镇“因旅游而改变”的村庄之一。近年来,全镇各村争相依托茶叶、香榧、瓜果等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推出农业生态观光游、农耕农事体验游、水果茶叶香榧采摘游、蜂蜜采割观赏游等,形成了“旅游+农业现代化”的新业态。目前,全镇共有乡村旅游村(点)50多个,旅游从业人员500多人。今年以来,全镇餐饮、住宿、交通、茶叶红菇笋干食用菌等农产品销售收入达6500多万元。

黄坑是茶叶大镇,种植面积20000多亩,高山云雾茶深受消费者青睐,丰富的茶资源“遇上”旅游后,焕发出蓬勃生机。

和运成黄坑茶叶专业合作社策划打造了以“游千年茶马古道,赏万亩红茶风景”为主题的茶旅项目,景区以红茶文化传播、黄坑茶系列产品展示、茶旅购物为核心,打造了百年茶园、坳头高山茶园等10多个茶旅景点,游客买走了价值500多万元的黄坑茶。

今年9月12日下午14时,阿里巴巴全网首次现场直播宋小蜜黄坑养蜂基地。宋小蜜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实地考察黄坑后,在三峡村中蕉溪建立了黄坑境内第一个养蜂基地。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以宋小蜜为龙头,发动广大村民借助优越生态环境和宋小蜜养蜂专业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甜蜜事业”,着力打造黄坑鲜花谷?蜜蜂小镇。据介绍,现场直播当天国内外参与互动人数达28万多人次,采蜜观赏游达1000多人次,黄坑蜂蜜供不应求。

一产围绕旅游做精,二产围绕旅游转型。陈友顺,土生土长的农家汉子,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地道的青年农民,经历了从竹筷厂老板、茶叶公司总经理到旅游开发公司CEO的转变。

2013年,种茶、制茶、卖茶做得顺风顺水的陈友顺,在朋友的鼓励下,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近40亩的九龙山庄。在背靠重重竹山、紧挨潺潺小溪、毗邻千亩生态茶园的环境中,可餐饮、垂钓、体验、观光、住宿等,引得城里人纷至沓来。

陈友顺说:“每天都有客人,吃饭住宿都需要提前预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更热闹,路边停满了挂外地牌照的车辆,特别是高铁开通,黄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福州、上海、广州甚至北京的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去年,山庄接待游客3万多人,今年估计能翻番。”

铺开黄坑全域旅游发展的画卷,选择“旅游+”便“一棋得手,满盘皆活”的行业和领域不胜枚举:“旅游+工业”催生出了星星竹业、和家乐竹筷等旅游竹制工艺品;“旅游+农业”催生出了东方红现代农业观光园;“旅游+林业”催生出了长见、桂林、坳头等地森林民宿;“旅游+商贸”打造出了和运成黄坑茶叶专业合作社、“筷”乐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平台。目前,全镇有各旅游新业态(点)20多个,成为一道道旅游亮丽风景线。

全民共建:为旅游“参与一把”

外地游客青睐、当地群众欢迎的旅游产业,才是有生命力的旅游产业。在黄坑,得益于全域旅游的强大带动力,积极参与旅游事业,为当地旅游“出一把力”的故事比比皆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有的是为旅游发展“搭一把手”的区直部门,有的是因捡到游客钱包、手机、提包主动归还的村民,有的是假期在景区提供导游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有的是放下农活的老农乐呵呵地向游客讲解身边景点的传奇故事,有的是因为爱上黄坑而选择留下的外籍乡村创客……他们都是旅游的参与者,也是旅游的受益者。

作为全国文明村镇,黄坑全域旅游发展同样凝聚着全民力量。

到黄坑旅游的游客,往往能看到这样一些场景:不管是在街道上,还是在景点,总会有人弯腰捡拾地上的纸屑、矿泉水瓶。这绝不是某个组织倡导的某一次环保或文明旅游活动,而是镇党委、政府争创乡村旅游休闲集镇以来,一直推行的常态性旅游公益活动。在全镇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志愿参与争当“无垃圾旅游目的地”创建的宣传员、劝导员、监督员。

“全域旅游从捡垃圾这样的小事抓起,折射出村民素质和参与旅游意识的提高,捡垃圾已成为一种常态。”分管旅游工作的镇党委宣传委员章允棉介绍说,为了打造一些旅游景点,需要征地,涉及一些农户,大家都能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有效地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时序推进。

黄坑提出把全镇打造成一个山水与村镇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大景区”。“一个乡镇如果只有一两个村发展旅游,或者只是旅游单位发展旅游,算不上全域旅游,大家得联动。”镇党委书记周春林说,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镇里统筹相关单位共同参与旅游,建立了镇领导班子统领的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全镇11个村要依托自身生态、文化等不同的旅游资源优势,寻求错位发展,最终支撑黄坑全域旅游呈现“和而不同”的发展格局。

良好的生态,不仅是黄坑的“颜值”,更是发展旅游的优势。

眼下,黄坑正以实际行动谱写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新篇章,让群众更好地共享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成果。(朱国良)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08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