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红色记忆 > 正文

长征,那是一种精神

2016-09-27 11:16:32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先说一个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 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看到这里不禁感动、震撼。这,就是长征,这就是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每一次唱起它,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飞夺泸定桥的豪迈、四渡赤水河的雄姿、爬雪山过草地的气魄。

一座座的高山留下了他们执着的脚步,一条条长河见证了他们坚毅的身影。战乌江天险,过大渡急流,在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自然,超越了自我,向极限挑战,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坚定的信念,他们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他们创造了东方神话,他们塑造了一座为世人所景仰的丰碑。

始终喜欢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那坚强的意志支撑起了那捕鱼老人精神世界的天空,那种精神和气魄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落泪。想想长征,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之所以被后人称颂,最主要的就在于他的精神,在于一种永不丧失的信念,凭着这个信念,坚强的走下去,那怕是漫漫征途。长征就是精神和信念支撑下的一次伟大的、足以傲世的远征。

“鲜花曾告诉我你这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永远在我记忆的深处,每一次歌声响起,心中就会有一种急流在涌动。第一次看这MTV时就为它感动,画面一红军女战士在炮火中努力地向前,倒下了,又艰难的站了起来,努力地再向前……歌星毛阿敏的深情演绎,好像穿越了时空,把我们带入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去亲临那个时代的艰辛,去体会那个时代的精神。 老红军们回首漫漫长征路,在说不尽的艰难困苦的同时,也诉说战胜困难的豪迈。

“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自然的险阻,物资的匮乏,加上蒋介石的围追堵截,长征中的将士们不怕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中国、向世界证明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一位外国的记者也为这一群中国人感动,为这样一支有着人类高贵精神的队伍所感动。他,就是斯诺。斯诺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纪实性文献,那就是《西行漫记》。

长征,说不完的感人故事;长征,道不尽的艰难辛酸。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新说起这段历史,并不是仅仅去走一走红军走过的路,而更重要的是去体悟他的精神。那是一种决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是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

让这岁月沉淀的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的灵魂之中。(陈芩)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