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原汁原味的“花儿”为何越来越少?

2016-09-05 09:55:34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华社银川9月1日专电(记者 艾福梅)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上,西部十二省区的民歌(花儿)歌手同台竞技。然而,担任评委的专家们在听了一些歌手的演唱后,却深感这些民歌及“花儿”失去了其“原生态”属性,保护及传承者们要有“危机感”。

“听了一些演唱后,我最大的感觉是一些年轻歌手虽然生活在当地,但缺乏独特的民族风格,可以想见他们并未真正深入田野,没有传承好民歌中蕴涵的淳朴的东西。如果连这点都失去,那么民间民歌歌手将优势不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杨曙光说。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杜亚雄说,民歌是遗产,必须要保护传承好。“花儿”流传范围很广,近十个民族的群众均会这门艺术,这在全世界都很少见。16年来,“花儿”歌会的举行对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但‘花儿’是什么?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都有‘花儿’,他们之间有共同点,更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比如我曾经在新疆昌吉听到的‘花儿’很有辨识度,可现在的‘花儿’呢?听不出区别,这说明歌手们对各地原生态‘花儿’学习不够。”杜亚雄说。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2009年,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联合申报,“花儿”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宁夏,上世纪80年代民间“花儿”歌手大批涌现,以“花儿”为主打内容的乡村文艺宣传队活跃在全区各县群众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群众基础相当广泛。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后,“花儿”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会唱“花儿”的人已经屈指可数,而且年龄偏大,很多青年人甚至不知道“花儿”为何物。

为保护传承“花儿”这种民间艺术,近年来宁夏教育、文化部门积极开展“花儿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专门开设课程教唱“花儿”。同时,宁夏每年举办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花儿”歌手们齐聚一堂切磋技艺。

然而,原汁原味的“花儿”还是越来越少。

今年78岁的吕秀峰出生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他是六盘山地区的民间“花儿”“歌王”,2010年他成为“花儿”的自治区级传承人。

“以前的‘花儿’就是老百姓感情到了吼两声,但现在‘花儿’有了伴奏,有了技巧,可总感觉少了那么点味。”吕秀峰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与青海、甘肃等地不同,长期以来宁夏缺少民众自发组织的“花儿”歌会,这对保护和传承这门原生态艺术极为不利。为此,吕秀峰几年前开始借助当地庙会,组织老百姓唱“花儿”。

“已经固定举办三年了,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唱‘花儿’几十年,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花儿’,学唱‘花儿’,将这项艺术传承下去。”吕秀峰说。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