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境幽篁小筑
2016-08-29 15:46:09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在老家务农的堂哥笑着说,俺乡下地方开厝(建房)使的钱呢,还不到你城里人十股(分)之一,当然阔如庵堂(寺庙),还带前坪后院了,办这几桌酒呃,轻轻松松的。于是我扳起手指头计算,但愿到退休的时候,结存的住房公积金够在偏僻荒坡建造一所小小蜗居。 目光投向山沟里面,舅舅们曾经居住的稻乡茶村,现在已经废弃,铺砌河石的古老步行道荒草齐膝,路边山涧水依然清澈,对面山峰云雾缭绕,泉水甘冽,杨梅硕大乌紫,金橘软绵绵,野生蘑菇味道鲜美,前去安营扎寨吧。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其实,目前肉和竹容易兼得。那些没有本钱在镇中心市场立足而手脚勤快的小商贩骑自行车载货跑遍每个不起眼的角落,鸡、鸭、鱼、肉给你切好送到厨房。竹子就更方便了,扛起山锄就近从后山移栽。说“百竹园”是吹牛皮,凑齐魅力十“竹”完全没问题。 想起搞笑的粽箬子竹,竹身犹如火柴杆那么细,一尺来高,顶端却独独长出一叶宽阔颀长的竹箬和些许柔弱的嫩尖。乡亲们把竹箬采回家包粽子,或者垫托软粘的米粿摆进蒸笼,蒸煮时清香扑鼻。竹身光滑柔韧,把它砍下来,聚束绑缚在长柄上,拂扫房梁、板壁上的灰尘与蜘蛛网特别好用。邻居大叔开玩笑说,古代皇帝征集全国最大的竹子,俺这里的聪明人送去几片粽箬子,说是竹身实在太大了根本抬不动,结果被朝廷识破,获欺君之罪掉脑袋。 想起亭亭玉立的篙竹,竹身匀称挺拔,茶盅粗,三丈长,适宜当竹篙,或者用来晒衣服。我喜欢戏水,夏秋日看到河边停泊的竹筏往往要登上去玩半天,竹篙比木桨更顺手,水浅可撑,水深可划。竹篙提起,水滴成串,不妨审视片刻,猜猜谜语,“忆昔时,丝鬓婆娑,自归郎手,青少黄多,莫提呵,莫提,提起了泪洒江河”,谜底正是竹篙。篙竹平放架高,就是晾晒衣被的竹竿,居家过日子不讲诗意。 石竹坚硬牢固,内腔空间大,外壁薄,显得轻巧,球形根上面的茎杆略弯曲,竹节突出,制作成烟筒(老式烟斗)天然美观,耕作之余,脸庞黝黑的老农民装填烟丝点燃,美美地抽上几口,浑身疲惫烟消云散。田里的水蛭紧紧地吸附在小腿上喝血,软绵绵滑溜溜扯不下来,别着急,用草杆到烟锅里抠一点烟油触碰它,它立刻痛苦万状,扭曲身子自行掉落,艰难地逃之夭夭。 文绉绉的文竹……呃,等等!文竹是竹吗? 常年在江湖上奔波的经验老道人士打断我的思路,他说,靠近山边、田头的庭院千万别栽竹,竹子吸引毒蛇,碧绿的“青条子蛇”与竹丛浑然一色,手碰到它,马上见阎罗王;暗花点的“七步倒”与烂笋壳混淆难辨,脚踩到它,走七步路直接上西天…… 少年时代我酷爱上山拗笋、砍柴,一个春夏不遇上几次老蛇是不可能的,但是总是能在数步开外察觉到,紧急停步,口中念念有词,“俺跟你井水不犯河水,各人行各人的路,呸!”,啐一口唾液,目送它缓缓游离,据说毒蛇厌恶口臭。既然能住上自建小屋,上有天,下有地,就有条件常备雄黄酒,时时敬供土地公公土地婆,恳求它们尽心护卫,莫让蛇虫靠近。 绕屋遍种苦竹,密密匝匝,充当篱笆墙。苦笋凄苦,人不喜食,虫不爱啃,它将茁壮成长。苦竹枝条末端垂悬橄榄那么大的冬笋状花蕾,难得见到,且慢条斯理欣赏,它的鳞片微张,伸出竹花,由白转红,增添喜气。知识渊博的学者告诉我,竹子要生长几十年才会结蕾开花。哦,不要紧的,我会耐心等待,陪它终老。(甘联露)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