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话说古建阳 > 正文

话说古建阳(166)郑氏宝善堂《百川学海》

2016-07-05 09:18:19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斯羽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百川学海》,宋人左圭编辑,内容包罗万象,堪称学海,是中国刻印最早的大型综合性丛书,开创我国编撰丛书之先河。最先见麻沙刻本,继后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阳郑氏宝善堂刻本。

  《百川学海》是中国刻印最早的丛书,堪称丛书之祖,推动我国丛书的编撰与刊刻。明代不仅出现了众多《百川学海》的翻刻本,而且出现了多种续《百川学海》、仿《百川学海》的大型综合性丛书。

  左圭《百川学海》内容多为唐宋典章制度、朝廷故事、掌故琐记、野史杂说、轶闻杂史等,亦有两晋南北朝著作,最多是宋人谱录、诗话和书法专著等。书名取于汉代学者扬雄《扬子法言》"百川学海而至于海",意思说,百川因为奔流不息,才能到达大海。该书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集,计100种、177卷,包罗万象,事无巨细,名实相副。其中有汉蔡邕〈独断〉,唐陆羽《茶经》,蔡襄《茶录》,宋吕本中《官箴》,宋欧阳修《六一居士诗话》,苏轼《东坡先生志林集》,司马光《司马温公诗话》,杨万里《挥麈录》等等。特别是收入诸多冷门之作,如诸家《砚谱》《酒谱》《食谱》《笋谱》《菌谱》《蟹谱》《南方草木状》《荔枝谱》《橘录》《竹谱》《菊谱》《梅谱》《洛阳牡丹记》《牡丹荣辱志》《扬州芍药谱》《海棠谱》《禽经》《名山洞天福地记》等等。

  《百川学海》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阳郑氏宝善堂刊刻后,广为流传,清代出现覆刻本。1921年上海博古斋影印。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