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品茶与书法

2016-05-16 15:50:20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斯羽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书法界里喝茶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欢迎。微信朋友圈里,书法家常晒的一项就是喝茶,有好茶吆喝书友一起来喝,很能打动人,好茶共品其实是一种乐趣,一人独自喝,索然无味。我曾经看到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这样写道:"人生如茶,一节茶骨,就是一段记忆。""待我老了,退出江湖,带着香茗,归隐一个情景俱然的乡下。"第一句让人感慨,第二句富有诗情画意,意境高远。

  大红袍茶耐泡。大红袍母树所产鲜叶需专门的制茶师制成茶叶,才能价值连城,否则也只是一堆树叶。泡好茶,需懂品的人才知它的好处,否则就是一杯水。品茶,要有丰厚的内蕴。一般的人喝茶,更多的是看茶叶的包装与写着的来头,都很有可能被误导。喝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很多时候,欣赏书法也如同品茶。初学好坏,更多是从笔法、结体上看,所以,馆阁体一类的书法,在一般人眼里,就是最美的。实际上,欣赏一种书法的好坏,须从精气神的层面去品赏。书法看出人品,书中读懂学识,又是一个更高的境界。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一百个人用同一根毛笔写同样的内容,得到的是一百种不同的样式风格。东汉著名书法理论家蔡邕在《书法九势》中有这样的论述: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笔法上,提按使转,起行收,方圆、曲直、藏露、粗细、正斜、轻重、缓急、提按、顿挫等等用笔技巧都在诠释着矛盾统一的原则。字法,即结体上,有大小、高低、疏密、正倚、开合等等矛盾关系的存在。结体需要作者去用心总结排布。点画呼应,顺势而生,平中寓险方为好。不仅如此,一副字中出现相同的字一定要有变通,《兰亭序》里同样的一个字,绝没有相同的写法,才能千年不朽。粗看一张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的章法。章法上如果平常,很难吸引人去关注用笔结字等其它方面。这一点在行草书中表现尤其明显。章法上强调虚实相生、对比呼应、有断有连、参差错落、动静结合、节奏变化、块面对比等等因素,章法吸引人,作品顿时增色不少。墨法方面体现在浓淡、干枯、润燥、晦明对比之间。这是我们民族的伟大创造,可以让墨水变得丰富多彩。墨法与章法联系紧密,章法中的虚实轻重块面有时候要借助墨法来体现。在技法上达到一定水平,书法的提升,最终比的是格调与品位的提升,要求书法家在学问上多下功夫。

  武夷岩茶喝到极致,是品出水顺滑、厚实及回甘,这些元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多喝,喝得多是不能感知的,只有喝到一定境界,才能体会。书法决不是简单的,每个人对书法有自己的理解。但一定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才明白,书法中的共性与个性。为什么经常有人说干部体,其实就是只学会了书法的皮毛,而未深入书法的骨髓里。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书法没有一头扎进去,一颗心沉下去的钉子精神,要真正学好都是空话。书法虽博大精深,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但并不是荒野,无路可寻,取法乎上,这就是千百年来古人学书的明示。古今成大家者,哪位书法家不是这样做的,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酬创作,终生如此,告诉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没有古法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支荣慧)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