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美哉,永远的建阳

2016-05-05 09:26:31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前不久读过一篇文章,文中某省的民政厅干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台湾老兵一直没能回到大陆,就让孩子回来寻根,找他生活过的地方。孩子归来,根据地名按图索骥,却难以找到,原来这个地名早已消失。最后,找到民政厅,翻阅档案,才找到原来的地名。这位老先生写信来感谢民政厅同志,并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故乡名字。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这乡愁,就融在地名中。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说得多好!地名,在海内外华人眼里,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这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为《志愿军战歌》谱曲的周巍峙先生,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文联主席,他爷爷那一代逃荒离开徽州,虽然周巍峙没有在徽州出生,但徽州一直在他心中。他的儿子周七月说,父亲一直想找到徽州的家乡,并且认为徽州地名被黄山替代,是一大遗憾。他根据父亲提供的堂号,前往徽州,找到了祖辈生活过的村庄和祠堂。去世两年之前,周巍峙在妻子陪伴下,终于回到徽州祖籍所在地,了却心愿。踏上这条回家的路,他等待了90年。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陕西汉中的勉县,是武侯墓和武侯祠所在地,因汉水称作沔水,历史上曾叫沔县。上世纪50年代初,因考虑到“沔”字不好写,便改为“勉”。汉水流至湖北,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一个字。前些年改名叫仙桃市。远远近近的人,都熟悉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可如今,一个“仙桃”,令“沔阳”失去了多少历史内涵。

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 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幸好衡阳、泰安等地名依然安在,不然,多少经典诗词,将从此失去地名带来的历史内涵和美感。

所幸我生活工作的建阳,永远都叫建阳,不会更名上瘾。建阳,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置建平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更名建阳县,意“城在山之阳”,属建安郡。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唐石里(含黄坑)产嘉禾,诏改嘉禾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建宁路,二十六年(1289年)复名建阳县。一千七百多年基本上都叫建阳,特别是建国后几度成为闽北行政中心,不管是凤凰涅槃,还是浴火重生,她都始终如一。行政中心迁离,她挥手相送、毫无怨言,行政中心回迁,她展开双臂,热忱相拥。不论是地区所在地、是县、是市、是区她都那样专一、执着始终如一叫建阳。

建阳有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他们为建阳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一是朱熹,另一个是宋慈。争朱熹的地方很多,宋慈唯建阳独享。可就是宋慈,差一点就泯灭于历史烟云中。前几天接待建阳藉著名作家,著名文化学者王宏甲。他说,法医学鼻祖宋慈,如果建阳地名有改变,当年研究宋慈的宋大仁先生是不可能发现宋慈是建阳人的。宋慈去世三十年,南宋灭亡,宋版《洗冤集录》丧失殆尽,宋史对这位在广东经略安抚使任上萧然终身的大领导居然沒有任何文字记载 ,广东文献也仅记录宋慈任职过广东,不知其家在何处。宋大仁先生仅根据后来的法医学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中的“建阳”二字才于1955年7月在建阳崇雒昌荗村的密林中找到了宋慈墓的残片断碑。前几年有一支马来西亚黄氏宗亲回国寻根, 他们的祖先200年前飘洋过海闯南洋,族谱一直记载祖藉建阳,由于建阳地名千年不变,寻根团很快找到祖藉地建阳。那年我参加接待工作,他们告诉我,谢天谢地建阳地名没变,要不然真找不到回故土的路,因为他们族谱记载祖藉地只有寥寥片语:“祖藉建阳”。

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有多近?对于所有人,远与近,在乡愁中,在梦中。我们的建阳不管是闽北山中的区区小县,从土墙灰瓦、街小巷陋的小小建阳县,两家豆腐店,到城市面积发展到110平方公里,高楼栉比,车水马龙,流光溢彩,如梦如幻的闽北中心城市都永远叫建阳,游子不管漂泊多远、多久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黄子平)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