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花雨润潭城
2016-04-26 10:38:14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3月5日,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桃花夭夭、李花如雪,黄莺鸣叫、燕子飞来,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 晨曦微露,清幽婉丽的建阳登高山上,“热烈欢迎陈德剑祭祖团集训建阳”的红色白底标语悬挂在《朱子家训》和《大潭城记》当中,与地面上用大理石砌成的阴阳双鱼合抱的太极图案和谐统一在蓝天下。偌大的晨练场拥满了建阳的太极爱好者,个个面带笑容,喜不自胜,因为他们受邀在这里与柳剑光(艺名陈德剑)祭祖团弟子们共同习练陈式太极拳。 “再传弟子”是陈正雷太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新一代陈氏太极拳继承者们对这项伟大技艺的忠实传承;代表着陈氏太极拳的生生不息。陈正雷大师一贯重视再传弟子的培养,每两年定期举行的再传弟子班已经成为体系内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培训期间,陈正雷大师将亲自授课,现场为再传弟子传道解惑并且在学习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同时,由于再传弟子作为新一代陈氏太极拳国粹的传承人,同样肩负着“弘扬太极、造福人类”的历史使命。追根溯源、祭拜先师、缅怀陈氏太极拳历代传人的荣光,自然成为新晋太极拳传承者们树立宏愿、坚定意志的重要环节和心路历程! 柳剑光师父是陈正雷大师的入室弟子,深得陈大师真传。作为国家七级武术教练,柳师父以宁德总馆为基地,以福州、三明、厦门、龙岩、南平为支点,广收高徒,满誉八闽,为陈氏太极在福建的发展和传承不遗余力,深受各界太极爱好者推崇。为了让祭祖弟子以最好的精气神亮相祭祖大会,柳剑光师父亲率弟子集训建阳。 建阳有“南闽阙里”“七贤过化”之美誉。这里是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的家乡,是有“北孔南朱”之称的理学大家朱熹晚年聚居讲学,著书立说的地方,当年考亭书院的门楼如今依旧屹立。这里曾是朱子与其高足蔡元定研究周敦颐太极八卦图的地方。朱子《阴符经考异》有曰:静能生动,若不是极静,则天地万物不生 。浸者,渐也,天地之道,慢慢消长,故刚柔胜,此便是吉凶贞胜之理。这与以柔克刚的陈氏太极拳核心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云走月运,舟推岸移,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柳剑光师父携来自八闽大地的祭祖团弟子,来到建阳这个早就拥有太极之象的钟灵毓秀之地,踏着朱熹曾经走过的足迹,与建阳同修共舞太极,这是历史与现实的辉映,这是大宋建阳熠熠之晖再照。 登高山上,柳剑光师父与建阳越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怀芳老师亲切交谈。朱怀芳现任建阳老年活动中心越剧老师,热爱太极,习练陈氏太极拳多年,旗下有一大群太极爱好者和热衷越剧的表演者,每次见面总是亲切的称其“剑光老师”。 在建阳集训其间,柳剑光师父还应建阳武术协会会长王红平之邀,特地到建阳极限武术馆交流,探讨建阳的太极拳发展。 就在我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收到柳剑光老师的信息: 鉴于宗师陈正雷先生1983年以来推动太极文化及18年来在西雅图推广太极的贡献,2016年4月14日,华盛顿州·景郡 郡长Dow Constantine发布公告:特立6月1日为“太极宗师陈正雷日”,以此表彰陈正雷的贡献和成就!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太极健康生活的使者,宗师陈正雷先生一生以“弘扬太极文化,造福人类健康”为己任,四十余年来呕心沥血奔波于海内外传播国术家学。 孔子云:德不孤,必有邻。说的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会被孤立的,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思想和他一致的人与他相处,陪他共铸大业。这是有德者树立的人生方向。我想陈正雷师爷和陈德剑师父该是这样的人吧! 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有方向感的太极大家庭里成长感动开心,骄傲!(刘桂英) |
相关阅读: